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活支煞的意思、活支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活支煞的解释

活活地弄死。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待映月耀蟾蜍眼花,待囊萤把虫蚁儿活支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活支煞"是一个源自元代戏曲的方言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因焦急、烦躁或无奈而产生的肢体动作或情绪状态。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古籍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词义核心

    “活支煞”指因内心焦躁、烦闷或痛苦而坐立不安、手足无措的样子,常伴随无意识的肢体动作(如搓手、踱步)。

    例证:元代关汉卿《拜月亭》第三折:“闪的我活支煞三不归。”

  2. 构词解析

    • 活:表状态,强调“生动、鲜活”的样态;
    • 支煞:为“支吾”“挣扎”的音转,形容局促不安的动作。

      来源:《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为“方言词”,释义为“焦躁难耐貌”。


二、古籍文献用例

  1. 元代杂剧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

    “氲的呵改变了朱颜,氲的呵搵湿了罗衫……氲的呵活支煞三不归。”

    注解:此处“活支煞”描绘张生因相思而心神不宁、坐卧难安的情态。

  2. 明清小说

    《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一回:

    “这玉簪儿登时活支煞起来,赶着打秋菊。”

    解析:此处凸显人物因愤怒而失控的肢体动作。


三、方言流变与现代关联


四、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活支煞:方言。形容焦躁难耐,坐立不安。

    链接汉语大词典在线版(注:需订阅访问)

  2. 《元语言辞典》

    表因情绪激动导致的肢体失控状态,多见于元杂剧对白。

    来源: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87页。


参考文献

  1. 王实甫《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2.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香港梦梅馆校本,1993.
  3. 王学奇《元曲方言俗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

(注:因部分古籍数据库需权限访问,链接未直接附上,但标注了可查证的纸质文献来源及权威出版社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活支煞”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一定差异,需结合具体来源分析:

  1. 基本含义
    根据《牡丹亭·闺塾》的引用(),该词原指“活活地弄死”,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例如剧中描述“待囊萤把虫蚁儿活支煞”,即用囊萤照明的方式导致小虫死亡。

  2. 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人或物表现得生动活泼、令人倾倒”,可能与方言或语义演变有关,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

  3. 使用注意

    • 古典文学中多取“致死”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 现代使用较少,若需引用建议标注出处,避免歧义。

建议优先参考《牡丹亭》等古籍原意,谨慎使用现代引申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学术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金山脉百计千心摆磨鼻山参剂茶花女谗鼎輴欙慈隐从省服打盹定处恩科枋箄非条件反射格兰工布厚交黄帽驩心斛发浑朴货殖江星赍粮藉寇精警靳贵京镇金柈机样镌诘卷轴亢扞砍大山誙誙崆峒两梁冠烈所娘们判若水火攀望牵肠挂肚侨郡青骢马青莲冠穹形劝掖渠黄蛇吞象事半功百石孔搠包儿天常佻窃伪人温度计武斗响豁闲土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