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报晓的鼓声。 唐 褚载 《晓感》诗:“晓鼓鼕鼕星汉微,佩金鸣玉鬭光辉。”《新五代史·司天考二》:“ 显德 元年正月庚寅,有大星坠有声如雷,牛马皆逸,京城以为晓鼓,皆伐鼓以应之。”
(2).指渔市报讯的鼓声。 明 文徵明 《游洞庭将归再赋》:“晓鼓隔溪渔市作,秋风吹枳橘连墻。”自注:“渔舟至则鸣鼓聚人。”
“晓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字面解释
由“晓”(黎明)和“鼓”(鼓声)组成,字面指黎明时分的鼓声,常见于古代报时或特定场合的信号。
具体引申义
在文学作品中,“晓鼓”常象征时间流转或新开端。例如《新五代史》记载,晓鼓声曾引发京城民众误判战事,侧面反映其作为日常节律标志的深入性()。此外,部分语境中它也被引申为新时代的象征,如成语用法中比喻新局面展开()。
根据查字典等来源(、),其核心定义为两种场景下的鼓声,未脱离历史与民俗背景。
如需进一步探究文学用例或历史细节,可查阅《全唐诗》《明诗别裁集》等文献。
晓鼓(xiǎo gǔ)是一个成语,意为黎明时分敲鸣的鼓声。它用来形容朝鲜、宣告新的一天开始的鼓声。
晓鼓由“日”和“鼓”两个部首组成。
“日”部首代表阳光、时间等,有4个笔画。
“鼓”部首代表乐器鼓,有6个笔画。
《晓鼓》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这本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在诗经中,晓鼓一词用来描述天亮敲鸣的鼓声。
繁体字“晓鼓”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只是笔画形状稍有差别。
在古代汉字的演变中,晓鼓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现代汉字已经统一了字形,所以现代简体字“晓鼓”的写法在各个地区都是一样的。
1. 黎明时分,传来了响亮的晓鼓声,宣告一天的开始。
2. 阔别了一夜的静谧,晓鼓的敲击将大地唤醒。
早晓、晓钟、朝鼓、日光洒晓
黎明钟声、天亮鞭炮
暮鼓晨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