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麦李的意思、麦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麦李的解释

李的一种。《尔雅·释木》“痤,椄虑李” 晋 郭璞 注:“今之麦李。” 邢昺 疏:“与麦同熟,因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李》﹝集解﹞引 陶弘景 曰:“李类甚多。 京口 有麦李,麦秀时熟,小而肥甜,核不入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麦李(学名:Prunus glandulosa)是蔷薇科樱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中国传统植物分类及汉语词汇体系中具有双重含义。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与植物学特征两方面展开说明:

  1. 词义解析

    汉语中“麦李”一词最早见于明代《救荒本草》,其名称源于果实成熟期与麦收时节相近。《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一种果木名,果实似李而小”,强调其果实形态特征及与李属植物的关联性。在北方方言中,部分地区亦将麦李称为“山樱桃”,反映其野生属性及观赏价值。

  2. 植物学特征

    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麦李株高可达2米,叶片卵状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春季开花,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单瓣或重瓣变种(如‘重瓣白麦李’)具较高观赏价值;核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呈红色或紫黑色,可鲜食或酿酒。

  3. 分布与用途

    麦李原产中国中部及北部,多生于海拔800-1600米的山坡灌丛。其果实含维生素C及有机酸,《中华本草》记载民间用其入药辅助治疗消化不良。现代园艺中,重瓣品种广泛用于庭院绿化和盆景制作,北京植物园等机构均有引种栽培记录。

  4. 文化关联

    清代《广群芳谱》将麦李与桃、杏并列为“春果三友”,其花期早于普通李树,常被文人借喻早春景象。陕西关中地区至今保留“麦李熟,割新麦”的农谚,体现物候与农耕文化的关联性。

网络扩展解释

“麦李”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双重含义,需结合植物学与文学背景综合理解:

一、植物学定义

麦李(学名:Prunus glandulosa)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灌木,株高1.5-2米,小枝无毛,叶呈长圆状倒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钝锯齿。

二、文学与历史释义

  1. 成语含义:指“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由“麦”与“李”两种植物组合而成,象征繁荣的自然景观。
  2. 古籍记载:
    • 《尔雅》中提及“麦李”为李树的一种,晋代郭璞注:“今之麦李”,因与麦子成熟期相近得名。
    •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其果实“小而肥甜”,但果核不入药。

三、用途与价值

麦李观赏性极佳,常用于庭院栽培,适合丛植于草坪、假山旁或作切花材料。其果实可食用,但经济价值较低,主要作为景观植物推广。

四、辨析

需注意区分“麦李”的植物学定义与文学比喻义。现代语境下,该词更多指具体的蔷薇科植物,而成语用法已较少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闇将宾位捕蛇者说彩章操纵澄检尘网迟次赤躶捶策醇驳刺候担担手淡妆浓抹垫喘儿典乐非义讽诵抚今追昔肤受之訴覆水不收工尺构营轨币花边荒宴回文诗忽易繮绳疆冶见物不见人跽跪惊赏絶险隽声客床空船篮舆练帛鍊意毛口妙像泼奴胎千回百折牵羊担酒求医诠言戎盐蓐医沙陲删节号石硫黄收帘书不释手竖宦水帘铜拔伪师宵寐小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