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麥李的意思、麥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麥李的解釋

李的一種。《爾雅·釋木》“痤,椄慮李” 晉 郭璞 注:“今之麥李。” 邢昺 疏:“與麥同熟,因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一·李》﹝集解﹞引 陶弘景 曰:“李類甚多。 京口 有麥李,麥秀時熟,小而肥甜,核不入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麥李(學名:Prunus glandulosa)是薔薇科櫻屬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在中國傳統植物分類及漢語詞彙體系中具有雙重含義。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與植物學特征兩方面展開說明:

  1. 詞義解析

    漢語中“麥李”一詞最早見于明代《救荒本草》,其名稱源于果實成熟期與麥收時節相近。《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一種果木名,果實似李而小”,強調其果實形态特征及與李屬植物的關聯性。在北方方言中,部分地區亦将麥李稱為“山櫻桃”,反映其野生屬性及觀賞價值。

  2. 植物學特征

    根據《中國植物志》記載,麥李株高可達2米,葉片卵狀橢圓形,邊緣具細鋸齒。春季開花,花瓣白色或粉紅色,單瓣或重瓣變種(如‘重瓣白麥李’)具較高觀賞價值;核果球形,直徑約1厘米,成熟時呈紅色或紫黑色,可鮮食或釀酒。

  3. 分布與用途

    麥李原産中國中部及北部,多生于海拔800-1600米的山坡灌叢。其果實含維生素C及有機酸,《中華本草》記載民間用其入藥輔助治療消化不良。現代園藝中,重瓣品種廣泛用于庭院綠化和盆景制作,北京植物園等機構均有引種栽培記錄。

  4. 文化關聯

    清代《廣群芳譜》将麥李與桃、杏并列為“春果三友”,其花期早于普通李樹,常被文人借喻早春景象。陝西關中地區至今保留“麥李熟,割新麥”的農諺,體現物候與農耕文化的關聯性。

網絡擴展解釋

“麥李”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雙重含義,需結合植物學與文學背景綜合理解:

一、植物學定義

麥李(學名:Prunus glandulosa)是薔薇科李屬的落葉灌木,株高1.5-2米,小枝無毛,葉呈長圓狀倒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細鈍鋸齒。

二、文學與曆史釋義

  1. 成語含義:指“草木茂盛、生機勃勃的景象”,由“麥”與“李”兩種植物組合而成,象征繁榮的自然景觀。
  2. 古籍記載:
    • 《爾雅》中提及“麥李”為李樹的一種,晉代郭璞注:“今之麥李”,因與麥子成熟期相近得名。
    • 明代《本草綱目》記載其果實“小而肥甜”,但果核不入藥。

三、用途與價值

麥李觀賞性極佳,常用于庭院栽培,適合叢植于草坪、假山旁或作切花材料。其果實可食用,但經濟價值較低,主要作為景觀植物推廣。

四、辨析

需注意區分“麥李”的植物學定義與文學比喻義。現代語境下,該詞更多指具體的薔薇科植物,而成語用法已較少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百步穿楊拜啓北阜筆下留情跛立蟬聯蠶緒登學恩引發苶繁榮興旺肥水福壽綿長服務部附依蓋醬跟腱果枝何妨蝗災幻士忽漭奸弊賤老急茬兒雞缸驚救侰澁就枕眷倚良玉臨決麻沸湯冒愧沒閏秘水内命齧棃判卻僻鄙破家亡國鋪行錢品青童君寝衾驅染屈抑仁厚日省塞蔽三清殿賞工史録隨員太一蓮舟唐人街天荒地老罔法無挂無礙五明馬下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