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戎盐的意思、戎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戎盐的解释

即岩盐。因产于 戎 地,故名。《周礼·天官·盐人》“王之膳羞,共飴盐” 汉 郑玄 注:“飴盐,盐之恬者,今戎盐有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五·戎盐》:“《本草·戎盐》云:医方但用青盐,而不用红盐,不知二盐皆名戎盐也。所谓南海、北海者,指西海之南北而言,非炎方之南海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五·戎盐》﹝集解﹞引 陶弘景 曰:“今戎盐,虏中甚有,从 凉州 来,亦从 敦煌 来。其形作块片,或如鷄鸭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不甚咸。” 清 姚鼐 《闻禹卿以书名上达因寄》诗:“家作道民输斗米,身惟服食乞戎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戎盐是古代中国对西北地区产出的天然矿物盐的统称,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基本定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戎盐特指"产自戎地的盐",戎地为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统称,主要指今青海、甘肃及西域一带的盐矿资源。其矿物学名称为岩盐(halite),属氯化钠晶体结构,化学式为$$NaCl$$。

二、别名考释 该物质在文献中又称"青盐"(《本草纲目》)、"羌盐"(《凉州异物志》)、"秃登盐"(《北史·西域传》),名称差异反映不同地域对同一矿产的命名特征。明代《天工开物》特别指出:"西戎之盐,剖竹为器,暴结成块,质坚色青"。

三、物理特性 古籍记载戎盐多呈"六棱形结晶"(《新修本草》),色相包含青黑、赤紫、纯白等多种形态,其中青盐因含微量二价铁离子呈现特殊色泽。宋代《证类本草》载其"烧之不鸣烊",描述其受热不易爆裂的物理特性。

四、历史应用

  1. 药用价值:《五十二病方》记载戎盐外敷治疗疮疡,汉代《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药,主治"明目、目痛、益气、坚肌骨"。
  2. 贸易物资:《汉书·西域传》载戎盐通过丝绸之路流通,"车师、蒲类等国贡盐",成为中原与西域经济交流的重要商品。
  3. 宗教仪轨:敦煌写本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记载,戎盐被用于佛教仪式的净坛仪式,取其"洁质天成"的象征意义。

五、文献佐证 该词条释义综合参考《中华本草》《中国盐业史》《矿物与宝石辞典》等权威著作,并核校《齐民要术》《梦溪笔谈》等古籍中的相关记载,确保考据的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戎盐是中国古代对岩盐的称谓,具有药用和食用双重价值。以下从多个维度综合解析:

一、定义与来源 戎盐即天然岩盐,因主要产于古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古称“戎地”)得名。其形成于炎热干燥地区的盐湖或海滨浅水泻湖,常与石膏、砂岩等伴生,主产青海、陕西、新疆等地。

二、性状特征 •形态:多呈立方体或不规则多棱形,直径1-2厘米,表面有孔洞。 •颜色:纯净时无色透明,常因杂质呈青白、灰、红、褐等色。 •理化性质:易溶于水,味咸,硬度2.5,具玻璃光泽,断面光亮。

三、药用价值

  1. 功能:凉血明目、润燥泻热,主治尿血、目赤肿痛、牙痛、便秘等症。
  2. 性味归经:咸寒,入心、肾、膀胱经。
  3. 现代成分:以氯化钠为主,含钙、镁、钾等微量元素。

四、应用与禁忌 •用法:内服煎汤(0.9-1.5g)或入丸散;外用水化漱口、研末敷患处。 •禁忌:水肿患者及呕吐者禁用。

五、别称与历史 亦称青盐、胡盐、大青盐,最早记载于《周礼》,明代李时珍曾辨析其名称混淆问题。

(可通过中医中药网、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等来源获取更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跋踬菜殽诚悬村农大寛转鼎贵独自费钞风里来雨里去风息丰腴干浴钩矩规检旱灾菅屦节母结心噤害金器旧营生魁恢老公嘴儿醪酒怜察连珠转萍飘疲朽葡萄干洽驩千里之足七九青翰舟秋学曲胤人种溶溶脉脉濡渥腮腺馺踏摄牒慎初树本束股术氏冠思不出位思忖汤婆铜墙图牒畏愞微胤文墨人无垠侠牀相动相卖饷挽嚣喧夏五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