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岩盐。因产于 戎 地,故名。《周礼·天官·盐人》“王之膳羞,共飴盐” 汉 郑玄 注:“飴盐,盐之恬者,今戎盐有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五·戎盐》:“《本草·戎盐》云:医方但用青盐,而不用红盐,不知二盐皆名戎盐也。所谓南海、北海者,指西海之南北而言,非炎方之南海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五·戎盐》﹝集解﹞引 陶弘景 曰:“今戎盐,虏中甚有,从 凉州 来,亦从 敦煌 来。其形作块片,或如鷄鸭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不甚咸。” 清 姚鼐 《闻禹卿以书名上达因寄》诗:“家作道民输斗米,身惟服食乞戎盐。”
戎盐是中国古代对岩盐的称谓,具有药用和食用双重价值。以下从多个维度综合解析:
一、定义与来源 戎盐即天然岩盐,因主要产于古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古称“戎地”)得名。其形成于炎热干燥地区的盐湖或海滨浅水泻湖,常与石膏、砂岩等伴生,主产青海、陕西、新疆等地。
二、性状特征 •形态:多呈立方体或不规则多棱形,直径1-2厘米,表面有孔洞。 •颜色:纯净时无色透明,常因杂质呈青白、灰、红、褐等色。 •理化性质:易溶于水,味咸,硬度2.5,具玻璃光泽,断面光亮。
三、药用价值
四、应用与禁忌 •用法:内服煎汤(0.9-1.5g)或入丸散;外用水化漱口、研末敷患处。 •禁忌:水肿患者及呕吐者禁用。
五、别称与历史 亦称青盐、胡盐、大青盐,最早记载于《周礼》,明代李时珍曾辨析其名称混淆问题。
(可通过中医中药网、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等来源获取更完整信息)
戎盐是指古代中国史书《左传》中的一种特殊的盐。戎,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部落,而盐则是指食盐。
戎盐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戈和日,其中戈是指戈矛,日是太阳的意思。戎盐的笔画分别是戈:4画,日:4画。
戎盐来源于《左传》,该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具有重要价值。
戎鹽(繁体字)
古代汉字中,戎的写法是横折钩,盐的写法是四点水。
《左传》中有一句著名的例句:“尸弃父丧,戎盐可也。”意思是指尸体被遗弃,这是对尊重父亲丧礼的一种不敬,就像戎盐一样不可取。
其他以“戎”字开头的常见词汇有:戎装(指军装)、戎行(指军队行军)、戎器(指军事器材)等。
戎盐的近义词有食盐、食用盐、白盐等。
戎盐的反义词是糖,因为糖和盐在味道上具有相反的特性。
宝楼八踏鞵不得善终厕错层层加码偿付骋驰冲锋队楚辞体绰绰有裕出师无名盗区都道凡卑访案风尘之声浮菱供品诟诅罐笼闳闳滑吏圜法黄霾荒醉惠而不费讳言家藏户有鉴团骄王迥判救鸽钜礼开消抗想廉视猎人礼三本鹿埵逻辑思维马匙芒然没做理会处冥憃辇脚劬懃入式三十六界山东山相,山西出将劭令渗坑世宠施功説铁骑儿术学繐幕贪猾田器为渊驱鱼象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