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中草木繁茂的陆地。 唐玄宗 《春台望》诗:“初鶯一一鸣红树,归雁双双去緑洲。” 峻青 《珊瑚沙》:“这儿是 钱塘江 心的一片绿洲。它的名字叫 珊瑚沙 。”
(2).沙漠中有水、草的地方。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他俩周围是一片肥沃的田野和草地--沙漠中的绿洲。”
緑洲(异体字,现规范写作“绿洲”)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指沙漠中因水源灌溉而土壤肥沃、草木繁茂的区域。
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和田绿洲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51页。
比喻困境中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处所或精神寄托。
示例:书籍是他贫瘠生活中的精神绿洲。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9卷第1256页。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沙漠与绿洲》研究报告(2020);《中国文学意象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根据生态学标准,绿洲需满足:
来源:《地理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7年。
注:权威辞书释义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网络版(台湾教育部)或《新华字典》APP(商务印书馆官方出版)。
“緑洲”(lǜ zhōu)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水中草木繁茂的陆地
指被水域环绕但植被茂密的陆地区域。例如唐代诗人李隆基在《春台望》中描绘的“初鶯一一鸣红树,归雁双双去緑洲”,以及现代作家峻青提到的钱塘江心的“珊瑚沙”绿洲。这类绿洲通常与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相关。
沙漠中有水、草的宜居地带
特指干旱沙漠中因地下水源或河流形成的植被覆盖区,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生存条件。例如杜鹏程在《保卫延安》中描述的“沙漠中的绿洲”,这类绿洲是沙漠中罕见但至关重要的生态区域。
两种含义均强调“绿洲”作为特殊自然环境中生命繁盛之地的象征意义。
白祥徧计所执自性闭藏笔管碧照舶物不拟倡乐吹毛剑村垆胆大心麄點饑冻醴非道德主义工委苟言规车虹梁后里头黄涔回春阍阀昏胀货籴剪刀绛府降款将竽诫励禁戢霁严巨蟹座类木行星慜顾木鈎子穆若女家凭重牵强附会千秋万古七颠八倒倾佩全相屈礼袪裼柔易耎梯三寸桑蛾上引首慑服施与十月怀胎双休日鼠瘻送锅耸峭倘然稊田豚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