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中草木繁茂的陸地。 唐玄宗 《春台望》詩:“初鶯一一鳴紅樹,歸雁雙雙去緑洲。” 峻青 《珊瑚沙》:“這兒是 錢塘江 心的一片綠洲。它的名字叫 珊瑚沙 。”
(2).沙漠中有水、草的地方。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四章:“他倆周圍是一片肥沃的田野和草地--沙漠中的綠洲。”
緑洲(異體字,現規範寫作“綠洲”)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指沙漠中因水源灌溉而土壤肥沃、草木繁茂的區域。
示例:塔克拉瑪幹沙漠中的和田綠洲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851頁。
比喻困境中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處所或精神寄托。
示例:書籍是他貧瘠生活中的精神綠洲。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9卷第1256頁。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來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沙漠與綠洲》研究報告(2020);《中國文學意象辭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根據生态學标準,綠洲需滿足:
來源:《地理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07年。
注:權威辭書釋義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網絡版(台灣教育部)或《新華字典》APP(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
“緑洲”(lǜ zhōu)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水中草木繁茂的陸地
指被水域環繞但植被茂密的陸地區域。例如唐代詩人李隆基在《春台望》中描繪的“初鶯一一鳴紅樹,歸雁雙雙去緑洲”,以及現代作家峻青提到的錢塘江心的“珊瑚沙”綠洲。這類綠洲通常與河流、湖泊等自然環境相關。
沙漠中有水、草的宜居地帶
特指幹旱沙漠中因地下水源或河流形成的植被覆蓋區,為人類和動植物提供生存條件。例如杜鵬程在《保衛延安》中描述的“沙漠中的綠洲”,這類綠洲是沙漠中罕見但至關重要的生态區域。
兩種含義均強調“綠洲”作為特殊自然環境中生命繁盛之地的象征意義。
挨剋奧邃闆澀邊馬表征兵謀産育秤錘落井充堂臭味帶脈打勤勞帆具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翻翔複位光錐滾瓜兒圓華封胡食胡遮剌焦心熱中界牌筋骨金壺墨汁禁忌金傘卷手決論連偶離渙離鄉别井龍腹竹緑绨免喪命中率南監本捏舌盤勁蓬塊破巢完卵乾脯七寶粥萋毀晴雨計窮愁铨藻上蔡鷹盧傷憂深沈刷磨順遵鼠眼桃蹊通官投老推燥居濕文格文劾烏龍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