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中草木繁茂的陸地。 唐玄宗 《春台望》詩:“初鶯一一鳴紅樹,歸雁雙雙去緑洲。” 峻青 《珊瑚沙》:“這兒是 錢塘江 心的一片綠洲。它的名字叫 珊瑚沙 。”
(2).沙漠中有水、草的地方。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四章:“他倆周圍是一片肥沃的田野和草地--沙漠中的綠洲。”
“緑洲”(lǜ zhōu)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水中草木繁茂的陸地
指被水域環繞但植被茂密的陸地區域。例如唐代詩人李隆基在《春台望》中描繪的“初鶯一一鳴紅樹,歸雁雙雙去緑洲”,以及現代作家峻青提到的錢塘江心的“珊瑚沙”綠洲。這類綠洲通常與河流、湖泊等自然環境相關。
沙漠中有水、草的宜居地帶
特指幹旱沙漠中因地下水源或河流形成的植被覆蓋區,為人類和動植物提供生存條件。例如杜鵬程在《保衛延安》中描述的“沙漠中的綠洲”,這類綠洲是沙漠中罕見但至關重要的生态區域。
兩種含義均強調“綠洲”作為特殊自然環境中生命繁盛之地的象征意義。
緑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緑”和“洲”兩個字組成。
“緑”字的拆分部首是 “糸”,總共有9個筆畫。它的意思是綠色,形容植物的顔色。
“洲”字的拆分部首是 “水”,總共有9個筆畫。它的意思是陸地上的一塊較大的圍繞水域而成的地方。
緑洲這個詞的來源是指荒漠或沙漠中存在的綠色植被較為豐富的地區。由于綠洲的植被多為綠色,所以用“緑”字表示。
在繁體中,“緑”字的寫法和簡體漢字相同。
在古時候,緑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比如稗字旁邊多了一個“賣”字,叫做“糹”,但是現在我們使用的緑字是沒有這個賣字的。
例如:它是一個幹旱地區中的緑洲,有着茂盛的植被和清澈的水源。
一些與緑洲有關的詞彙有:沙漠、植物、水源、綠色。
與緑洲相近義的詞彙有:綠地、綠洲地、綠洲場。
相反義的詞彙有:荒漠、旱地、幹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