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洛京的意思、洛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洛京的解释

即 洛阳 。因其是著名古都,故称。《晋书·王浚传》:“使者未及发,会 洛京 倾覆, 浚 大树威令。”《新五代史·职方考》:“ 洛阳 、 梁 、 唐 、 晋 、 汉 、 周 常以为都。 唐 故为 东都 , 梁 为 西都 , 后唐 为 洛京 , 晋 为 西京 , 汉 周 因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洛京是中国古代对洛阳的官方称谓,具有三重历史语义:

一、都城称谓 自东周起,洛阳先后作为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东都)、唐(东都、神都)、后梁、后唐等九朝都城。其中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庄宗李存勖正式下诏改西京洛阳为洛京,至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复称西京,此称谓在正史《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中均有明确记载。

二、地理指代 《汉语大词典》将"洛京"定义为"即洛阳",因其地处洛水之北而得名。作为中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累计1500余年),在《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等古籍中均以"洛京"指代洛阳城的地理方位。

三、文学意象 唐宋诗词中常以"洛京"代指中原文明核心,如白居易《送吕漳州》"洛京千里近",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洛京多少里"等作品,均借"洛京"寄托对中原文化的追慕。这种文学意象在《全唐诗》《全宋词》中形成固定语用范式。

(注:因文献数据库访问权限限制,具体页码标注暂缺,引证来源依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洛京”是中国古代对洛阳的别称,主要因其长期作为都城的历史地位而得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洛京即洛阳的别称,源于其作为多个朝代都城的身份。自夏商周至五代,洛阳多次成为政治中心,故以“京”强调其都城属性。

  2. 历史背景

    • 唐代:洛阳被称为“东京”,时人习称“洛京”。
    •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定都洛阳,因当时东京兴唐府(今河北大名)存在,故改称洛阳为“洛京”;后兴唐府改称邺都,洛阳复称“东都”。
  3. 建都地位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之一,拥有超过1500年的建都史,夏、商、东周、东汉、唐等十余个朝代均曾建都于此。

  4. 文献记载
    《晋书》《新五代史》等古籍均提及“洛京”,如《新五代史·职方考》载:“后唐为洛京,晋为西京”。

注意:部分资料(如)误将“洛京”解释为洛阳与北京的组合,但根据高权威性来源,此说法不成立。洛京专指洛阳,与北京无关。

别人正在浏览...

安培蹦蹦儿戏敝舌惭震茶课称王称伯持支船籍糍团倒找大项点球决胜法雕镂藻绘斗纽鲠愤寡爱郭泰巾輠脂鼓箧故作端庄韩冯鸿化集安坚高酱齐结草进逼精明惊慑矜恃脍炙赖利离沮灵承立辟利他主义藜莠抡算绿浪毛边内含怒怨配拟期诺侵轧劝诲曲饰肉鸽善感伤负觞祝折乏实火酸馅气甜俗同袍同泽衔胆栖冰飨年相认贤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