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假葬的意思、假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假葬的解释

亦作“ 假塟 ”。谓暂时浅埋以待改葬。《三国志·魏志·曹休传》:“ 休 年十餘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一:“ 天监 二年亡,年三十四,仍假葬焉。”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假葬》:“ 晋武帝 太康 中,前太子洗马 郄詵 ,寄止卫国文学讲堂十餘年,母亡,不致丧归,便於堂北壁外下棺,谓之假葬。”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典礼》:“《仪礼·士丧礼》之‘肂’即假塟也,谓先掘地揜棺使人不见也。然三月而塟,则殊亦不久。”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假葬”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用法区分:

一、核心含义(历史丧葬习俗) 指暂时浅埋遗体以待日后正式改葬的习俗,常见于古代文献。具体特征包括:

  1. 临时性:因战乱、迁徙或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正式安葬时采用
  2. 浅埋方式:区别于深埋的正式墓葬,如《日知录》记载郄诜将母亲棺木置于讲堂北壁外浅埋
  3. 改葬预期:待条件允许后迁至家族墓地,如曹休少年丧父后假葬,后可能迁葬谯郡

二、成语引申义 现代语境中衍生为“假装死亡”的比喻用法,多用于形容逃避责任或危机的行为。但需注意:

三、文献例证

注:如需具体古籍原文或现代成语用例,可查看、5、7等来源获取详细文献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假葬的意思

假葬是指以虚假的方式进行葬礼或送葬的行为。通常是为了欺骗他人或掩饰真相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

假葬的拆分字部首为「亻」和「艹」,分别表示人类和草木。假葬的总笔画为14。

词源来源

假葬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明确,「假」指的是不真实、虚伪的意思,「葬」指的是埋葬、丧葬的行为。因此假葬就代表着虚假的葬礼或丧葬。

繁体字

繁体字「假葬」的写法为「假葬」。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假葬」这个词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依旧是采用了「假」和「葬」这两个字来表示这个概念。

例句

他们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决定举行一场假葬。

相关词语

组词:假冒、假装、假如、假设、假期。

近义词

伪葬、虚假丧葬。

反义词

真葬、真实丧葬。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