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仔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谢公 云: 刘尹 语审细。” 唐 周繇 《以人葠遗段成式》诗:“惭非 叔子 空持药,更请 伯言 审细看。”《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子胥 贤士,逆知阿姊之情,审细思量。”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杜子美》:“ 李济翁 殊不审细,乃以籞为药,遂穿凿为説。”
审细(shěn xì)是汉语复合词,由“审”与“细”两个语素构成,核心含义指周密而仔细,强调对事物进行详尽、严谨的考察或处理。其具体释义与用法如下:
周密仔细
指处理事务或观察事物时态度严谨、考虑周全,不遗漏细节。
例:《汉语大词典》释为“周密仔细”,突显其细致入微的特质。
来源:罗竹风 主编《汉语大词典》(1997)第3卷,第1613页,ISBN:9787543200302。
详细审查
侧重指对文书、案件等内容的逐条核查与深入推究。
例: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部》载:“须逐款审细推鞫”,强调司法审理中的细致查证。
来源:黄六鸿《福惠全书》(清康熙三十三年刊本)。
本义为详究、考察,如《说文解字》:“审,悉也。”引申为慎重、周密。
本义指微小,与“粗”相对,如《说文解字》:“细,微也。”引申为深入、详尽。
二者结合构成并列式复合词,强化“周密详尽”的行为特征。
多用于公文、案卷的复核,如“审细文书”“审细案牍”。
传统司法强调“审细推鞫”,要求对案情细节逐一核实。
指对文献或数据的严谨考辨,如“考据须审细”。
现代语境中,“审细”属书面语,常见于法律、审计及学术领域。日常表达可替换为“仔细审核”“详尽考察”等,但“审细”更具专业性与权威色彩。
来源: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学》(2004),商务印书馆,第178页。
注: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及古籍用例,符合汉语词汇研究规范。
“审细”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shěn xì,其核心含义是详细、仔细,强调对事物或语言的周密观察与分析。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古代典籍引用:
现代语境: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世说新语》《苕溪渔隐丛话》等文献。
白蕤被火瘭疽笔楮鄙躯从井救人低都儿低对值独锦蛮反蛙泳菲陋副次幅练蛤仔光德孤寡浩生槐衮互反活阎王进侍纠漫漫酒座捐复可体夸尚愧戴酷喜连七纸连云梯栗阶铃绦醴齐流德六梦漏兜陆绩怀橘螺青瓯越旁委袍带丑情深骨肉缺月囷仓仁隐乳字稍工蛇灵盛贮噬胾停浸团纱驒奚翁伯无损乡饮酒礼闲情逸趣小海瓯心谤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