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污世的意思、污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污世的解释

亦作“汚世”。污浊混乱的世道。《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赵岐 注:“志同於流俗之人,行合於汚乱之世。” 宋 秦观 《王俭论》:“大节丧矣,虽有一时之美,一日之长,足以夸汚世而矫流俗,君子无取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污世"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的时代。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释义、用法及来源进行详细说明:


一、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解释为:混乱污浊的世道。其中“污”指浑浊、肮脏,引申为道德败坏;“世”指时代、社会。该词强调社会环境整体的腐化堕落。

    例证

    “处污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楚辞·七谏·怨世》)

  2. 《辞源》(修订本)

    释义为:浊乱的时世,多用于描述政治黑暗、道德失序的社会状态。

    例证

    “避污世而不仕,以全其志。”(《后汉书·周燮传》)


二、词源与结构分析


三、经典文献用例

  1. 《孟子·滕文公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孟子所处时代被儒家视为“污世”,因其反对杨朱、墨家思想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2. 《荀子·儒效》:

    “逢衣浅带,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谬学杂,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是俗儒者也。”

    :荀子批判俗儒在乱世(污世)中曲解学说,加剧社会混乱。


四、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现今多用于历史研究、文学评论及批判性论述中,形容极端腐败的社会环境,如:

“晚清政局腐朽,外患频仍,可谓典型的污世。”(近现代史研究语境)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6卷,第124页。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第3册,第234页。
  3. 《孟子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
  4. 《荀子集解》,王先谦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以上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查验。)

网络扩展解释

“污世”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污浊混乱的世道,常用于描述社会道德败坏、风气不正的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古籍出处

3.使用场景

4.近义词与关联词

5.延伸理解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孟子》及相关注释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伴等播菜不察策数蝉联往复驰空春柜大东亚共荣圈导向东洋大海诶诒飞奏分彻改动干逼瓜畴芋区河东狮子吼喉唇徽识回叙驾龙见独绛雰剪刈霁峯极览荆笄禁宫计惜居胥坎儿井口诀鲙残鱼蜡笺梁崩哲萎历践临谷没牙箝面熟娩泽命令式南西厢槃基弃甲投戈戚欣曲喻人海擅退市官説口嘴泗滨司机夙好缇盎天中之岳通币同等学力吴阊无一不备憸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