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柰园 ”。
“柰苑”是一个具有佛教文化背景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释:
本源释义
指释迦牟尼佛说法的圣地之一,即印度毗耶离城的庵罗树园(梵语Amrapāli-vana)。据《维摩诘经》记载,佛陀曾在此宣讲佛法。
部分文献(如《说郛》引宋代王子韶《鸡跖集》)提到,西域国有柰树结出果实,果实中诞生的女子成为王妃后,将柰树园施舍为佛寺,故称“柰苑”。
文化延伸
唐代文献中常以“柰苑”代指印度或佛寺,例如《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序》中“重一言而之柰苑”,即用此典表达玄奘西行求法的决心。
字面意义
“柰”指柰树(古代对苹果属果树的统称),“苑”为种植花木的园地,故“柰苑”可指种植柰树的园林。
例如洛阳白马寺的柰林,被认为是该词来源之一。
文学意象
唐代诗人王勃《八仙径》中“柰园欣八正”,张说《鄎国长公主神道碑》中“永从柰苑之游”,均借“柰苑”暗喻佛寺或修行之地。
补充说明
该词在不同语境中需结合佛教典故或植物园林背景理解,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籍或佛教文献。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维摩诘经》《说郛》等原始文献。
《柰苑》,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苹果园。
《柰苑》的拆分部首是木,它由4个笔画组成。
《柰苑》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诗歌《关雎》中的柰苑,也被称为苹果园。
《柰苑》在繁体中的写法为「柰苑」。
《柰苑》一词的古时汉字写法没有明确的记录,但通常使用木作为部首,表示与植物相关。
1. 路过柰苑,一片苹果味扑面而来。
2. 这个季节,柰苑里的苹果红彤彤的,十分诱人。
柰香、柰果、苹果
果园、果树林、果子园
柰苑无反义词,因其直接表达的是苹果园的概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