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投畀的意思、投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投畀的解释

抛弃;放逐。《诗·小雅·巷伯》:“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晋 潘岳 《关中诗》:“ 庐播 违命,投畀朔土。” 宋 苏辙 《代滕达道龙图苏州谢上表》之一:“虽欲自安於散地,然犹横被以恶名,投畀遐方,要令没齿。”《剪灯馀话·泰山御史传》:“拔自下鬼,擢於近臣,刀被冢伯之讼言,合在狱卒之投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投畀是一个具有古雅色彩的汉语动词,其核心含义为抛弃、放逐,常带有强烈的贬斥或惩罚意味。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该词:

一、字义分解

  1. 本义为“掷、扔”,引申为“弃置、抛弃”。

  2. 畀(bì)

    古义为“给予”,但在“投畀”中与“投”结合后,整体意义偏向“弃置”,强调将对象驱逐至某处。

二、典源与权威释义

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巷伯》:

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意为:连豺虎都不屑吃(恶人),将其放逐到荒凉的北方;北方不肯接受,便弃给上天惩罚!

《汉语大词典》 明确释义:

投畀:抛弃;放逐。

三、使用场景与引申义

  1. 惩罚性驱逐

    多用于表达对恶人、罪人的严厉惩处,如古籍中“投畀豺虎”(弃给豺虎吃掉)即极端憎恶之辞。

  2. 文学修辞

    现代汉语中偶见于书面语或仿古文体,如鲁迅《而已集·革“首领”》中批判:“投畀豺虎,豺虎不食。”

四、语义演变

从“弃置给予”的本义,逐渐固化为“彻底抛弃并使其受惩” 的贬义动词,隐含道德审判色彩。

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投畀”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tóu bì,其核心含义为抛弃、放逐,常用于表达对人或事物的强烈排斥或驱逐。以下是详细解析:


词义解析

  1. 字义拆解

    • 投:本义为“抛弃、丢弃”。
    • 畀(bì):古义为“给予”,但在此词中与“投”结合,引申为“将某物或某人抛至某处”。
    • 合起来即“将某物/人抛弃到特定地方”,强调驱逐或流放的意味。
  2. 古代文献用例

    • 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巷伯》:“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意为“连豺虎都不屑吃的人,应被流放到北方荒凉之地”。
    • 晋代潘岳《关中诗》:“庐播违命,投畀朔土。”指将罪臣放逐到北方。
    • 宋代苏辙的奏表中亦用此词,形容被贬谪至偏远地区的无奈。
  3. 情感色彩
    该词带有贬斥或惩罚性质,多用于表达对恶人、罪行的憎恶,或对失职者的严厉处置。例如“投畀豺虎”即“丢给豺虎吃掉”,凸显愤恨。


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投畀”已不常见于口语,主要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强调一种古典的贬斥意味。如需查询更多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保守残竹车工惩惧春花秋实大惑不解呆呆赕罚堵波多言或中负贩羹藜唅糗冠笄圭璧红女白婆蛱蝶粉简慠骄狠集思广议酒尊鞠迳骏蒙空峒略术两岐年怜鉴沴瘥令原之痛临终关怀磷缁刘桢马豆膜视彭涓扑冬冬幧头倾褚弃事趣埶嬬嬬然僧陀伤陷食国室女座噬指弃薪殊说随心肃烈贪求韬略挑灯贴就题说童言无忌鼍皷王蛇危邦五盐掀腾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