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江国的意思、江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江国的解释

(1).河流多的地区。多指 江 南。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 宋 梅尧臣 《送贤良田太丞通判江宁》诗:“对策 汉 庭后,拜官江国来。” 清 周亮工 《雪苑不寐》诗:“江国书难寄,中原寇未平。”

(2).古国名。在今 河南省 息县 西。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上》:“ 齐桓公 时, 江国 、 黄国 小国也;在 江 淮 之间,近 楚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江国"是一个具有文学意蕴的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字面义:江河密布的地区或国家

    指水网纵横、多江河湖泊的地域或邦国。这一释义强调地理特征,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江南水乡的客观描述。例如杜甫《江梅》中"江国逾千里"即描绘了江河广布的地理景象。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2. 引申义:江南地区的雅称

    在诗词中常作为"江南"的美称,承载着文化意象。它不仅是地理概念,更寄托了文人对江南风物(如烟雨、画船、杏花)的审美想象,隐含富庶、柔美、闲适的意境。如姜夔《暗香》"江国,正寂寂"便以"江国"代指江南,渲染空寂氛围。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文学中的典型意象:

古典诗词常借"江国"抒发羁旅之思(如陆游诗)、隐逸之趣或家国之慨,其意境多与水乡春景、孤寂漂泊相关。这一用法在宋词中尤为显著,成为江南文化符号的代表之一。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诗词曲语辞例释部分)

网络扩展解释

“江国”一词在历史与文学中有两层主要含义,结合不同来源可归纳如下:

一、古代诸侯国

  1. 起源与建立
    江国是殷商至春秋时期中原民系建立的诸侯国,又称“鸿国”或“邛国”,古音读“gāng”。其开国君主为江元仲(伯益第三子),受封于公元前1101年,属夏朝时期。

  2. 地理位置
    周代江国都城位于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现存江国故城遗址,面积约17.5万平方米,时代涵盖东周至汉代。另有一说其范围在河南省息县西。

  3. 历史地位
    江国是夹在齐、楚等大国之间的小国,曾参与春秋诸侯事务。据《新序》记载,齐桓公时期,江国与黄国因邻近楚国而受其影响。

二、地理与文化概念

  1. 自然特征
    指河流密集的区域,多代指江南地区。如唐代李白诗句“秀句满江国”,宋代梅尧臣“拜官江国来”均以“江国”描绘江南水乡的文学意象。

  2. 象征意义
    该词可引申为富饶繁荣之地,尤其用于形容江苏、浙江、安徽等江南省份的丰美环境与经济文化发展。

三、补充说明

需注意,“江国”的两种含义需结合语境区分:历史国名特指河南地区的古国,而地理概念则侧重江南区域。在引用时,建议优先参考权威历史文献(如)与文学典籍(如)。

别人正在浏览...

阿姑婆鞍鼻百恨暴懆宝舆贝叶经扁仓避隐卜卦惨冽尘陋出居麤米代课大型顶门上一针鹗立芳尘房赁凡语風僝雨僽奉倩伏豹府分萯阳冈仁波齐峰告止幡官印规规默默规约盒饭后辛胡服骑射进鼓旧丘虀盐决杀凯还乐呵连表陆标鹿皮公敏强牛乳牛渚怪篣楚平原客柔化软片诗谛讼魁贪惼踏影蛊通厚弯蛾往略兀谁衔辞现示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