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峰的意思、冈仁波齐峰的详细解释
冈仁波齐峰的解释
冈底斯山脉主峰。在西藏西部。海拔6656米。峰顶终年冰雪覆盖。佛教圣地,视为圣山。其东南的玛旁雍错,则被*********视为圣湖。
专业解析
冈仁波齐峰释义
一、汉语词典释义
“冈仁波齐峰”在汉语中特指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部的一座山峰(藏语:གངས་རིན་པོ་ཆེ,音译“冈仁波齐”)。
- 词义解析:
- “冈”:汉语中泛指山脊或地势较高的地方,此处为藏语音译用字。
- “仁波齐”:藏语“རིན་པོ་ཆེ”(rinpoche)的音译,意为“珍宝”或“尊者”,常引申为“神圣的”。
综合释义为“神圣的雪山”或“珍宝之山”。
二、宗教与文化内涵
冈仁波齐峰被藏传佛教、印度教、苯教等宗教视为“宇宙中心”或“神山”:
- 佛教:视为胜乐金刚的居所,象征无量幸福(《西藏宗教源流》,中国藏学出版社)。
- 印度教:认为是大神湿婆的化身(《印度教神话词典》,商务印书馆)。
- 苯教:尊为“九层雍仲山”,代表原始宇宙观(《西藏苯教史》,民族出版社)。
三、地理特征
- 位置: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海拔6656米。
- 地貌:四壁对称的锥形雪峰,形似金字塔,终年积雪覆盖(《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西藏特辑)。
- 水文意义:亚洲四大河流(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发源地,被誉为“万水之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报告)。
四、文化实践
- 转山仪式:信徒沿山脚徒步绕行(全长约52公里),认为可洗脱罪孽。藏历马年转山一圈,功德增倍(《藏传佛教圣地志》,西藏人民出版社)。
参考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431页。
-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官网:西藏神山圣湖文化保护条例。
- 中国西藏网:冈仁波齐的宗教多元性研究。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藏高原冰川考察报告。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西藏阿里地质地貌专题。
网络扩展解释
冈仁波齐峰是西藏阿里地区著名的神山,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和地理意义。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一、名称含义
藏语中“冈仁波齐”(གངས་རིན་པོ་ཆེ)意为“神灵之山”或“雪山之宝”。“冈”指雪,“仁波齐”意为珍宝或尊称(类似“上师”),整体可理解为“雪山中的神圣之宝”。
二、地理特征
- 位置与海拔
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是冈底斯山脉主峰,海拔6656米(部分资料称6721米,但多数权威来源采用前者)。
- 地形与地质
形似金字塔,四壁对称,峰顶终年积雪,分布28条现代冰川。地质由燕山期花岗岩及始新世砂岩、砾岩构成,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
- 独特标志
南壁的冰槽与岩层天然形成佛教“卍”字符,被视为神迹。
三、宗教与文化意义
- 多宗教圣地
被藏传佛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共尊为“世界中心”。佛教徒认为转山可洗清罪孽,苯教更视其为发源地。
- 朝圣传统
每年吸引来自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的信徒,沿52公里转山道朝拜,信徒相信绕山一圈可积功德。
四、自然与传说
- 神秘关联
传说冈仁波齐与北极、英国巨石阵等距离均为6666公里,被认为是地球能量中心之一。
- 未登顶记录
出于宗教敬畏,至今无人成功登顶,保留“处女峰”身份。
五、周边景观
东南侧的玛旁雍错湖(圣湖)与其并称“神山圣湖”,形成藏地信仰体系的核心。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权威资料或相关纪录片(如《冈仁波齐》)了解其文化与自然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
百分之版臿伴当程朱之学雏形独脚五通二分俯眺傅予负责制改组告个幺二三关柝柜签过奢函工好酒匠户将仕郞极相思勘破滥泉蜡查纍人廉贞撂荒理名林檎乾临下麦争场缅求谟典牧正囊土褭褭泥鰋女色贫士魄荡魂摇悭澁青梅縓冠屈马麴钱肉桃子社火莳萝始迁祖试帖诗书筒嗣男私人秘书俗忌天假梯己玩赏惟所欲为帷幄近臣位下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