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面寒铁”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该成语比喻公正廉洁、不畏权贵的官员,强调其刚正不阿的品格。字面可理解为“冷峻的面容,如寒铁般坚定”,既体现严肃的外表,也暗含内在的清廉与正直。
出自《明史·周新传》,记载明代官员周新的事迹。他任监察御史时敢于弹劾权贵,令皇亲国戚畏惧,称其为“冷面寒铁”。后民间甚至用此名吓唬孩童,足见其威严。
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表情冷漠如铁”,但这一说法较少见且与权威典籍记载不符,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读,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若需进一步了解周新的事迹或成语演变,可参考《明史》原文或权威词典。
《冷面寒铁》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形容一个人的态度冷漠、冷酷,面容冷冰冰的同时,内心坚强无情。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对待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定和决绝。
《冷面寒铁》的三个字分别由部首和笔画组成:
《冷面寒铁》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比较常见,是由繁体字演变而来。在繁体中,冷面寒铁的写法分别是:冷面寒鐵。
在古代,冷、面、寒、铁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举例来说,寒有时会写成涵,铁有时会写成鐵。这是因为语言和文字的演变,导致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写法存在差异。
1. 他脸上一如既往地冷面寒铁,没有人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2. 即使面对困难,他也仿佛冷面寒铁,毫不退缩。
与《冷面寒铁》相关的词语:
近义词:冷冻刺骨、冷酷无情
反义词:热情活泼、温暖善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