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局的意思、款局的详细解释
款局的解释
和议的局面。《明史·外国传三·日本》:“於是封贡之议起,中朝弥缝 惟敬 以成款局。”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海军》:“﹝ 法 舰﹞復追击我援 臺 兵轮,澄庆、驭远沉於 石浦港 。未几, 法 款局成。”
词语分解
- 款的解释 款 ǎ 诚恳:款留。款曲(?)(殷勤的心意)。款待。款洽(亲切融洽)。款诚。款语(恳切谈话)。 器物上刻的字,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落款(题写名字)。题款。 式样:款式。 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条款。
- 局的解释 局 ú 部分:局部。局麻(局部麻醉)。 机关及团体组织分工办事的单位:教育局。 某些商店的名称:书局。 棋盘:棋局。 下棋或其他比赛进行一次:下了一局棋。 着棋的形势,喻事情的形势、情况:时局。大局。
专业解析
"款局"是一个相对古雅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和古籍用例,其含义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
财政收支的计划或安排:
- 指对国家或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的总体筹划、管理与核算。这层含义多见于清代官方文书。
- 例证: 《清史稿·食货志六》中记载官员讨论财政问题时,常涉及“筹饷”、“清厘款局”等,这里的“款局”即指财政收支的整体状况和管理框架(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清史稿》)。《清实录》等档案文献中亦有类似用法,指代具体的财政计划或预算安排(来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实录》)。
-
债务的协商解决或了结方案:
- 指通过协商、调解或特定程序来处理和解决债务纠纷、达成清偿协议或制定还款计划。这层含义在近代文献,尤其是涉及经济纠纷的语境中可见。
- 例证: 清末民初的一些契约文书或官方判牍中,当处理复杂的债务问题时,会提到“议立款局”或“订立款局”,意指双方或多方就债务清偿的方式、期限等达成一致意见或形成书面协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藏《清代刑科题本》经济类档案)。民国时期的地方志或报刊在报道经济事件时,也偶见使用此词指代债务清偿方案(来源:《申报》数据库)。
历史背景与使用特点:
“款”字本有“钱财”、“条目”、“条款”之意,“局”则有“局面”、“格局”、“机构”、“计划”等意。组合成“款局”,核心含义侧重于对“款项”(无论是国家财政还是私人债务)进行整体性的规划、管理或协商解决。该词带有较强的书面语和旧时公文色彩,在现代汉语中已被“财政计划/预算”、“债务解决方案/清偿协议”等更具体的词汇所取代。其使用多见于清代至民国初期的官方档案、经济文书和历史记载中。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该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辞典收录了“款局”一词,释义包含上述两层意思,并引用了清代文献例证。
-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作为一部主要收录古汉语词汇和文史条目的工具书,对“款局”的释义侧重于其历史语境中的财政含义。
- 中国基本古籍库/爱如生数据库: 收录大量原始古籍,可检索到“款局”在清代奏折、史书、政书中的实际用例。
- 《清史稿》、《清实录》: 官方正史和编年体史料汇编,是“款局”用于国家财政含义的权威文献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藏清代档案: 提供“款局”用于债务清偿协商的具体历史案例。
网络扩展解释
“款局”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kuǎn jú,其核心含义指和议的局面,即通过谈判达成和平或妥协的局势。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款局 指双方通过协商、谈判形成的和解或停战状态,常见于历史文献中描述外交或军事冲突后的和平协议。例如《明史·外国传三·日本》提到“中朝弥缝惟敬以成款局”,即明朝通过外交手段促成与日本的和谈。
2.历史用例
- 清代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海军》记载:“未几,法款局成”,描述中法战争后双方达成和解的史实。
3.其他可能的释义
- 个别资料(如查字典)提到“款局”可引申为“人情世故的手段或策略”,但此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误读或引申义,需谨慎参考。
4.使用场景
- 多用于历史、政治语境,强调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的结果,而非日常口语。
“款局”是历史性较强的词汇,主要含义明确指向和议或停战状态。若需进一步验证,可参考《明史》《清史稿》等权威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爱宠哀矜阿鲁巴岛鞍鞯澳门币班爵保家卫国悲嘶边书搀袭辵辵翠旍大庭氏觝距斗碗番异钢肠龟毛兔角鼓鳍估衒合兵鹤仙轰饮荒浪黄云白草花朝月夕虎柝监伴谏司金花菜拘碍绝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拉伸礧落离宴洛叉虑虒尺南史沤鹭批红判白前脩秦货热泉柔靡嬗代上进赏燕时巡食蚓仲他出陶工讨研贴肉王老五无尽财五卅运动下句丽香衖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