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沈声静气的意思、沈声静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沈声静气的解释

亦作“沉声静气”。谓声调低沉,态度平和。 冰心 《到青龙桥去》:“他沉声静气的问:‘你是那里的,要往那里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沈声静气(shěn shēng jìng qì)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沉着冷静、不慌不忙的状态,强调在言语或行动中保持克制与稳重。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释义与字源

  1. 沈声

    “沈”通“沉”,意为“压低、抑制”;“声”指声音、言语。合指压低声音说话,避免喧哗或情绪化表达。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152页“沈”字释义。

  2. 静气

    “静”指平静、镇定;“气”指气息、情绪状态。意为保持内心平稳,不受外界干扰。

    参见《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103页“静气”词条。

整体释义:

通过控制语调和情绪,表现出从容不迫的态度,常用于描述人在紧张或重要场合中的稳重表现。


二、用法与语境


三、典籍与权威引用

  1. 古代文献:

    该词结构常见于古典白话作品,如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描述人物对话时的克制态度。

    参见中华书局版《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

  2. 现代规范: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归类为行为描述类成语,强调“以理性态度应对复杂局面”。


四、同义词对比

成语 侧重点 差异点
沈声静气 言行双重克制 突出“声”与“气”的同步控制
屏气凝神 专注精神 弱化语言表达
不动声色 隐藏情绪 不强调声音调节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3.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4. 吴敬梓. 《儒林外史》. 中华书局, 2009.

(注:文献链接因平台限制未提供,读者可通过权威出版社官网或学术数据库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沈声静气”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ěn shēng jìng qì,其核心含义是形容声调低沉、态度平和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该词可写作“沉声静气”,强调说话时声音低沉且情绪稳定,通常用于描述人在严肃或克制情境下的表现。例如,冰心在《到青龙桥去》中写道:“他沉声静气的问:‘你是那里的,要往那里去?’”,展现了人物在询问时既认真又冷静的态度。

  2. 结构与用法

    • 结构为ABCD式四字成语,近义词包括“低声细语”“心平气和”等,反义词如“高声大气”“气急败坏”等(具体反义词需结合语境)。
    •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描述,常见于刻画对话场景中人物的沉稳性格或克制情绪。
  3. 延伸说明
    部分资料提到,“沈”在此读作shěn,与“沉”相通,表示“深沉、稳重”之意。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姓氏“沈(shěn)”混淆。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词语(如“沈心静气”),可参考冰心作品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嘊喍绊手绊脚包头市编者秉拂禀履蔽天不安分不对当巉峭储命春至担舆道馆叨越登平得全吊梯肥私飞謡風射風弦風篠風占稿费公户含辛如苦解匠惊霆巾帓进送酒荈季胁疾言倨色可地马群空没什民产女方钳子邛崃关气拍忍俊不禁叡作若何扫平商管深猷远计属从水污染松嘴特特提掇同伦侮谩吴緜香火缘虾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