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槁瘁的意思、槁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槁瘁的解释

见“ 槁悴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槁瘁(gǎo cuì)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由“槁”与“瘁”二字组成,形容人或事物因极度衰败、枯萎而失去生机。以下从释义、字源、文献用例及权威来源角度详细解析:


一、释义

  1. 本义

    槁指草木干枯,《说文解字》释为“木枯也”;瘁意为过度劳累或憔悴,《说文》注“瘁,劳病也”。二字组合后,槁瘁强调形体枯槁、精神萎靡的状态,多用于描述人因疾病、忧患或衰老导致的极度衰弱。

    例:《庄子·知北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引申为身心俱疲之态。

  2. 引申义

    • 自然物象:形容草木凋零、万物衰败之景。

      例:宋·陆游《秋兴》:“草木忽槁瘁,吾何适乾坤。”

    • 社会隐喻:暗喻国家衰微或文化没落。

      例: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世道槁瘁,学术湮芜。”


二、字源演变

  1. 槁(gǎo)
    • 字形:篆书作“”,从木、高声,本义为枯木。
    • 演变:先秦文献已见用例,如《孟子·公孙丑上》“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 瘁(cuì)
    • 字形:篆书作“”,从疒(病字旁)、卒声,表“积劳成疾”。
    • 演变:《诗经·小雅·蓼莪》“生我劳瘁”为早期用例。

三、经典文献用例

  1. 《楚辞·渔父》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注:此句为“槁瘁”的间接表述,后世常引为典例。

  2. 《汉书·王莽传》

    “百姓力屈,复遭饥馑……道路槁瘁。”

    注:描述民生凋敝之状。

  3. 唐代杜甫《遣兴》

    “槁瘁无姿容,蹉跎寡颜色。”

    注:以草木喻人生困顿。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槁瘁”为“枯槁憔悴”,引《庄子》《楚辞》为证。

    出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年。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释义:“形容人面容枯瘦,精神萎靡。”

    出版:商务印书馆,2014年。

  3.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析“槁”为“木枯”,“瘁”为“劳病”,强调二字的本义关联。

    出版:中华书局,2013年重印本。


五、字形展示(楷体)


结语

“槁瘁”作为古典汉语中的凝练表达,兼具自然描摹与人文隐喻的双重内涵,其语义演变深刻反映了汉语“以形喻神”的修辞传统。以上解析综合文字学、文献学及辞书释义,可供学术与语言研究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槁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基本释义
    该词为“槁悴”的异体写法,包含两层含义:

    • 枯萎:多用于形容草木干枯衰败的状态。例如《楚辞·九叹·远逝》中“草木摇落时槁悴兮”,即指草木凋零枯萎。
    • 憔悴:引申为人的面容或精神疲惫、消瘦。如唐代文献中“形容槁悴”即描述人因劳累或疾病而憔悴。
  2. 字义分解

    • 槁(gǎo):本义为枯干,如“槁木死灰”比喻毫无生机。
    • 瘁(cuì):指劳累或疾病,常见于“鞠躬尽瘁”“心力交瘁”等成语。

使用提示: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献或特定语境下的书面表达。若需引用古籍例证,可参考《楚辞》或唐宋诗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植变物茶饭承命登衡癫鬼多末泛览发神经讽谏敷衍塞责富逸割地革文勾越光音天黄甘环境监测歼戮惊气妗妗拘押所闿爽抗词康居拉东补西癞疮陵庐陋圃罗圈儿揖内顾拟制盘迂瓢泼大雨剖毫析芒迁越青门饯情踪取代趋抢山清水秀圣教甚休渗渍识业死硬派松乔之寿宿遇讨駡天空頽景外欠王孙贵戚危豁无身乡服相女配夫效地夏啓唏里呼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