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彼岸。佛教喻超脱生死的境界。 唐 李群玉 《湘中别成威阇黎》诗:“何方济了岸,祗仗慈航力。”
“了岸”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和来源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类:
基本释义
指船只或人到达岸边,完成航行任务。常用于比喻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或成功完成。
发音:liǎo àn(注音)。
来源与扩展
源自航海术语,强调“抵达终点”的意象。例如:“项目终于了岸,团队松了一口气。”
哲学与宗教释义
在佛教中,“了岸”比喻超脱生死的彼岸,即通过修行达到解脱的境界。
发音:le àn(、3注音)。
文献例证
唐代李群玉的诗句:“何方济了岸,祗仗慈航力”(《湘中别成威阇黎》),即以“慈航”象征佛法引导众生脱离苦海,到达彼岸。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或佛教经典文献。
了岸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船只安全地到达岸边或目标地点,也可以指事物顺利完成或取得成功。
了岸的部首是亻(人)和山,总共有8个笔画。
了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邶风·击鼓》,意思是击鼓舞动人心,使船只顺利到达对岸。后来引申为事物成功或圆满完成。
了岸的繁体字为「瞭岸」。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多有变化,「了岸」一词的古汉字写法为「瞭岸」,字形更加繁复,但基本上与现代写法相似。
1. 这艘渔船在风浪中艰难前行,终于了岸了。
2.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事业终于瞭岸了。
- 瞭望:瞭望远处。
- 岸边:靠近河岸边。
- 完成:工作已经完成。
- 达到:目标已经达到。
- 滞留:船只滞留在海上。
- 未完成:任务还未完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