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命的意思、七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命的解释

(1). 周代 官爵的第七级,赐国侯伯。《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七命赐国。” 郑玄 注:“王之卿六命,出封加一等者。 郑司农 云:‘出就侯伯之国。’” 贾公彦 疏:“此 后郑 先郑 所云,皆据典命而言。以其王之卿六命,出封加一等即七命,是侯伯之国者也。”

(2).借指封疆大吏。《明史·蔡子英传》:“自惟身本韦布,智识浅陋,过蒙主将知荐,仕至七命,跃马食肉十有五年,愧无尺寸以报国士之遇。”

(3).犹言七名。《史记·天官书》:“兔七命,曰小正、辰星、天欃、安周星、细爽、能星、鉤星。” 司马贞 索隐:“谓星凡有七名。命者,名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七命是古代中国礼制中的特定等级称谓,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官爵等级

    指周代官爵的第七等级,属于“九命”制度中的高阶地位。《周礼·春官·大宗伯》明确记载:“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一命受职,再命受服……七命赐国。” 即七命诸侯可获赐封地,拥有独立治权,地位仅次于“八命”“九命”的王者之卿。此制体现了周代分封体系下的严格等级划分。

  2. 尊荣象征

    引申为极高的荣誉或身份象征。古代文献中常用“七命”代指位高权重者,如《礼记·王制》载诸侯“三命不齿,七命赐国”,强调其超越常礼的特权。唐代后,“七命”亦见于诗文,如柳宗元《祭吕衡州文》中“秩逾九列,勋超七命”,借古制喻显赫功勋。

文献依据:

注:现代汉语中“七命”已非常用词,其释义需依托古代礼制文献。以上解读综合了字义本源、制度背景及历史语用演变。

网络扩展解释

“七命”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来源进行解读。以下为综合各权威资料的详细解释:

  1. 周代官爵等级
    “七命”是周代官爵制度的第七级,特指侯伯级别的封赏。根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周代以“九命”划分官爵,七命对应的封赏为“赐国”,即授予诸侯国领地。例如《明史》用“七命”代指封疆大吏,体现其地位之显赫。

  2. 天文星宿别称
    《史记·天官书》中记载,“七命”指代辰星的七个名称,包括小正、天欃等,此处“命”通“名”。这种用法属于古代天文术语的特定表达。

  3. 引申含义争议
    部分非权威资料(如、4)提到“七命”与命理相关,指七十年运势,但此类解释未见于经典文献,可能是民间衍生或现代附会,需谨慎对待。此外,提到的“七条命”形容极度危险,属于成语化用法,多见于口语语境。

建议:研究古代文献时,应以第一、二类解释为主;涉及民俗或现代网络用语时,需注意语境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阿顺取容八到半答儿抱撮八字门楼毖甯嗔妒称疾臣官吹紫春游从祖父觕义大化丹麾道室都冶耳性匪特分损高阳徒隔年历古劲汉白玉石航模横塘虹旗花厅降格教本佳种结轶解已极駡今分旌举军司客将旷廓宽愉揆日賫送赁佣苗胄难以为情闹新房迁窜悭囊启词邛笼緌緌适度属书四果桶盘推选围范文过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