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撒哈拉沙漠的意思、撒哈拉沙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撒哈拉沙漠的解释

世界最大的沙漠。横贯非洲大陆北部。面积约86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由起伏不大的高原及断续的大小盆地组成。气候极端干燥。地面主要是石漠、砾漠和沙漠。动植物贫乏,只有少数绿洲主产椰枣。石油、天然气、铁、铀、锰等矿藏丰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是专有地理名词,指位于非洲北部、横跨多个国家的世界最大沙质荒漠。汉语词典类工具书通常不收录具体地名释义,其核心含义可结合权威工具书及地理学定义概括如下:


撒哈拉沙漠的汉语释义与特征

核心定义

撒哈拉沙漠指非洲北部约9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干旱区域,以沙丘、砾石平原、山地高原为主要地貌,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沙漠。

地理范围

名称溯源

"撒哈拉"(Sahara)源自阿拉伯语"صحراء"(ṣaḥrāʾ),意为"沙漠",汉语音译后专指此区域。

自然特征


权威参考来源

  1. 《辞海》(第七版)地理分册 - "撒哈拉沙漠"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 世界地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 《外国地名译名手册》 - 阿拉伯语地名汉译规范(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撒哈拉沙漠的名称与地理特征解释如下:

一、词源解析

“撒哈拉”一词源自阿拉伯语الصحراء(音译:Sahara),意为“大沙漠”或“大荒漠”。该名称最早由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使用,其语言中“撒哈拉”即指“没有植被的广阔荒原”。

二、地理概况

  1. 位置与范围
    撒哈拉沙漠横跨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至红海,北抵地中海,南接苏丹草原和萨赫勒地区,覆盖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等11个国家。

  2. 面积与地位

    • 总面积约906万~93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本土面积,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也是仅次于南极洲的第二大荒漠。
    • 占非洲大陆总面积的32%,东西跨度约5600公里。

三、自然特征

  1. 气候条件
    属极端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30℃以上,昼夜温差可达40℃。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部分地区甚至终年无雨。

  2. 地形多样性
    仅有约20%区域为沙丘,其余为岩石高原(如阿哈加尔高原)、砾漠、盐沼及山脉。最高点为乍得库西山(海拔3415米),最低点为埃及卡塔拉洼地(海拔-133米)。

四、历史与生态

  1. 古代环境变迁
    约6000年前,撒哈拉曾是湿润的草原,河流纵横、动植物繁盛。岩画中可见大象、犀牛等如今仅存于非洲南部的动物。

  2. 现代生态挑战
    极端环境导致生物稀少,仅绿洲和尼罗河谷地有定居农业,游牧民族如柏柏尔人依赖有限资源生存。

五、其他关键信息

如需更详细数据(如具体国家分布或气候图表),可参考、5、13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按抚芭蕾舞变例参辟鯧鯸缠口汤床下安床大夏调虚嚣方驾放鹰凡桐废立冯郞阁僚獦人害臊呵诘讙谤隳剌挥扰检看结论即忙酒京举纲枯茎苦难深重老监连室留兰香六衣麻烦鸣鸾奴客平格凭信迁摇窃鈎轻爂囷轮热瓦甫沙壶伤折善善神威实验室諟正霜毛死求百赖送鈎天成地平天大相徽相斫书仙释险贼效死输忠挟天子以令天下夕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