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劳问的意思、劳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劳问的解释

慰问。《汉书·张延寿传》:“ 永始 、 元延 间,比年日蚀,故久不还 放 ,璽书劳问不絶。”《明史·陈亨传》:“ 成祖 还军,亲诣 亨 第劳问。” 清 张履 《意苕山馆诗序》:“余送客江中,还过君斋,兵燹患难之餘,握手相劳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劳问"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主要出现在古籍或特定语境中。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慰劳问候,即通过言语或行动表达对他人辛劳的关怀与慰问。该词由"劳"(慰劳)与"问"(问候)两个语素并列构成,强调对他人付出辛劳后的体恤与关切。例如《汉书·张骞传》载:"单于怨昆莫,遣兵击之。昆莫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后骞从匈奴亡归汉,拜大中大夫。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曰:……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然莫能通。其后汉使往者益得职,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其后,乌孙竟与汉结婚。"(此处"劳问"虽未直接出现,但体现了汉代对使臣的慰劳传统)。

二、语用特征

  1. 对象特定性:多用于上位者对下位者(如君主对臣子、长辈对晚辈)的关怀,体现等级社会中的礼仪规范。
  2. 礼仪性行为:常与赏赐、宴飨等结合,如《后汉书·窦融传》:"帝复遣问,因诏曰:'劳问镇守,安不忘危。'"
  3. 情感内涵:兼具官方礼节与人文关怀,既肯定功绩亦传递体恤之情。

三、古籍例证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劳问"词条释义。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劳"与"问"的复合词解析。
  3. 二十四史中"劳问"用例(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相关释义。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查阅上述纸质或权威数据库资源以验证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

“劳问”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áo wèn,其核心含义为慰问,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正式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通过言语或行动表达关切、问候,尤其用于对他人辛劳或遭遇的安抚。例如:

    • 苏轼《答苏伯固书》提到“辱书,劳问愈厚”,即通过书信表达慰问。
    • 《明史·陈亨传》记载明成祖“亲诣亨第劳问”,体现对臣子的关怀。
  2. 构词分析

    • “劳”:本义为辛劳,此处引申为“慰劳”。
    • “问”:指问候、关切。
      组合后强调通过问候减轻对方的辛劳或压力。

使用特点


例句参考

  1. 《汉书·张延寿传》:“玺书劳问不绝”(通过书信持续慰问)。
  2. 清代张履《意苕山馆诗序》:“握手相劳问”(见面时互相问候)。

补充说明

需注意“劳问”与普通“问候”的区别:前者隐含对对方辛劳的体恤,后者则更泛化。若需现代应用,建议结合具体场景选择更通用的词汇。

(参考来源:、3、5、6)

别人正在浏览...

碍目白翎被坚执鋭奔呼避实击虚不识泰山缠夹嘲摈尺疏畜德垂水待字蹈海人典学抵讳顶生王独用将军放任自流凤凰来仪粉墨登场雰糅高衣瑰才过余骨头骨脑合不拢嘴洪雅寰遂茧物郊礼杰大及笄进拔决溜居易马庌鸣鸟凝淡旁及聘约乾录峭绝秦昭盟夷驱使攘翦人豕上礼膻裼士死知己厮隶嗣膺堂下天下铁蓦生突尔屯兵文邪下利晓谏细吹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