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膻裼的意思、膻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膻裼的解释

同“ 襢裼 ”。脱衣露体。《说文·肉部》:“膻,肉膻也。《诗》曰:‘膻裼暴虎。’”按,今本《诗·郑风·大叔于田》作“襢裼暴虎”。《尔雅·释训》:“襢裼,肉袒也。” 郭璞 注:“脱衣而见体。”膻、襢,今通作“袒”。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膻裼”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ān tì,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同“襢裼”(“襢”通“袒”),意为脱衣露体,指解开或敞开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例如《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襢裼暴虎”即用此意(今本写作“襢裼”,但古籍中“膻”与“襢”通假)。

  2. 字形与通假关系

    • “膻”本义为羊臊气(读 shān),但在“膻裼”中读 dàn,通“襢”或“袒”,表示袒露。
    • “裼”指敞开外衣露出内衣或身体,与“膻”组合后强化“袒露”的语境。
  3. 文献例证
    该词多见于古代典籍,如《说文解字》引《诗经》例句“膻裼暴虎”,《尔雅·释训》亦解释“襢裼”为“肉袒”,即脱衣露体。

  4. 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膻裼”已较少使用,更常见的是“袒裼”或直接使用“袒露”表达类似含义。

总结来说,“膻裼”是一个古汉语词汇,需结合通假和语境理解其“袒露身体”的核心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说文解字》《诗经》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膻裼》这个词的意思

《膻裼》(shān xī)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动物身上散发的气味,特别是指动物体内或者动物产品中散发的较为刺激的臭味。

拆分部首和笔画

《膻裼》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肉)和“襾”(襾)。它总共由15个笔画组成。

来源和繁体

《膻裼》是一个古代汉字,它既有汉字的简体形式,也有繁体形式。繁体形式是「膻裼」。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状和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关于《膻裼》的古代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区别,但基本结构和意义相同。

例句

1. 这块肉的《膻裼》很难闻,我不敢吃。

2. 鱼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动物的《膻裼》,不太适合敏感的人。

组词

膻膏、膻味、膻气、膻臊、膻香、膻中、膻草

近义词

臭、恶臭、腥、刺鼻

反义词

香、芳香、清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