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继前人而当受。《南齐书·郁林王纪》:“朕以寡薄,嗣膺宝政。”《陈书·世祖纪》:“宜奉大宗,嗣膺宝録,使七庙有奉,兆民寧晏。”
“嗣膺”是一个文言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指继承前人并承受相应的责任或地位,多用于正式或庄重的语境中,表达继任者接受前人传承的使命或权力。例如《南齐书》中“嗣膺宝政”即指继承皇位并执掌朝政。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学术研究或仿古文体中,属于典型的书面文言词汇。
“嗣膺”一词浓缩了古代权力传承的合法性,既包含继承的连续性,也强调继任者的责任担当。如需深入解读,可参考《南齐书》《陈书》等典籍原文。
《嗣膺》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接续继承、传承。
《嗣膺》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口部和⺇(立刀旁)部。它的总共有13个笔画。
《嗣膺》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嗣”字指的是继承父辈的家业或地位,“膺”字则表示接受并承担责任。
《嗣膺》的繁体字是「嗣鄖」。
古时候,「嗣膺」这个词在书写时可能存在一些变化。具体的写法可能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整体结构和意义没有太大改变。
1. 他是家族企业的嗣膺者,将继承家族产业。
2. 按照家训,这个职位只能由嗣膺之人担任。
3. 他担负着父亲所遗留的嗣承责任。
凭嗣(依靠继承)、嗣位(继承的位置)、嗣子(儿子)、嗣爵(继承贵族爵位)。
继任、继承、接任。
中断、放弃、废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