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扣鐘 ”。
亦作“ 扣钟 ”。1.敲钟。《南史·张永传》:“ 永 晓音律。 太极殿 前钟声嘶, 孝武 尝以问 永 。 永 答钟有铜滓,乃扣钟求其处,凿而去之,声遂清越。” 唐 卢照邻 《羁卧山中》诗:“扣鐘鸣天鼓,烧香厌地精。” 宋 胡宿 《天街晓望》诗:“ 长乐 纔闻一扣鐘,百官初謁 未央宫 。”
(2).喻善于求教。语本《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南朝 梁 何逊 《与建安王谢秀才笺》:“民学异扣鐘,辨惭炙輠,将以允应贡选,待问 金门 。”
“扣钟”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主要含义:
指实际动作中的敲击钟体,常见于古代文献或仪式场景。例如《南史·张永传》记载,张永通过“扣钟”发现钟声问题并修复。唐代卢照邻的诗句中也提到“扣钟”作为具体行为。
源自《礼记·学记》的典故:“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比喻学者通过恰当提问获得精准解答,如南朝梁何逊在文书中以“扣钟”自谦学问尚浅。
个别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形容“思想深奥,言辞精确”,但此用法在其他权威典籍中较少见,可能属于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
建议结合具体文本语境判断词义,若需更详细例证可查阅《礼记》或南朝相关文献。
扣钟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扣”和“钟”。
“扣”是一个常用的汉字部首,表示用手指按下或系紧的动作。它的笔画数为5,拆分部首是“手”。
“钟”是一个常用的汉字,意指用铜制成的计时器。它的笔画数为10,拆分部首是“金”。在繁体字中,“钟”被写作“鐘”。
《扣钟》一词的来源比较常见于古代文献中,特别是描述古代宫廷生活和音乐艺术的著作。在古代,扣钟是一种采用打击方式发声的乐器,类似于钟或铃。
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汉字的形状和结构更为繁复。以“扣”为例,古代的写法是稍微有些不同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扣钟”的例句:
1. 每当扣钟声响起,人们知道是时候进入宴会厅了。
2. 他用力扣响了那架古老的扣钟。
3. 这支乐队演奏时用的是古代的扣钟,音色非常悦耳动听。
组词:扣门、扣押、扣留、扣子、闹钟。
近义词:敲钟、敲击、敲打、敲响。
反义词:解钟、解开、松开。
爱答不理边将熛至廛路産气充选稠浓大例德慧点鼓电讯调饪帝事方差匪窟風瀟雨晦浮梗刚果皇太姆活达鞬辀剿匪金融市场金吾连殳廉素俚柔浏漓妙果摩勒貊槃攮刀子脑浆拿腔作势溺器牛渚犀烹蛇偏人飘没千里镜乾象切断苒惹容车宂泛儒俊馺遝赏赙少校舍本从末深丛奢忲鸤鸠氏水曹天壤王郎踢墨笔退北巍冠五兵携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