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历的意思、宝历的详细解释
宝历的解释
见“ 宝历 ”。
亦作“ 宝歷 ”。指国祚;皇位。《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晋朝飨乐章》:“椒觴再献,寳歷万年。”《梁书·武帝纪上》:“虽宝历重升,明命有绍,而独6*夫丑纵,方煽京邑。”《魏书·世宗纪》:“朕幼承宝历,艰忧在疚,庶事不亲,风化未洽。” 唐 欧阳詹 《回鸾赋》:“应千年之宝歷,承八圣之重光。”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玉佩朝元,宝历迎祥。”
词语分解
- 宝的解释 宝 (寳) ǎ 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宝贝。宝剑。宝物。宝藏(刵 )。国宝。财宝。珍宝。传(俷 )家宝。如获至宝。宝贵。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宝座。登大宝(皇帝登基)。 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宝地。宝刹(称呼庙字)。宝号(称呼别人的店铺)。 指金属货币:元宝。 赌6*具的一种:开宝。押宝。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 历的解释 历 (歷曆) ì 经过:经历。来历。阅历。历尽甘苦。 经过了的:历程。历代。历史。历来。 遍、完全:历览。历数(?)。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 笔画数:; 部首:厂;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宝历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宝历”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
指国祚或皇位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表示国家的命运或帝王的统治权。例如《乐府诗集》中“椒觞再献,寳历万年”,以及《梁书》中“虽宝历重升,明命有绍”,均强调皇权的延续与国运昌隆。
-
作为年号使用
历史上曾有帝王以“宝历”为年号,如唐敬宗在位期间(825-827年)使用“宝历”年号。
二、字义分解
- 宝(bǎo)
本义为珍贵之物(如“国宝”),引申为敬辞(如“宝眷”),亦指古代赌具。
- 历(lì)
原指经历、历法,后引申为时间或历史的延续性。
三、应用示例
- 文学引用
如欧阳詹《回鸾赋》中“应千年之宝历”,借指王朝的统治传承。
- 历史年号
唐敬宗“宝历二年”是具体的历史时间标记。
四、注意事项
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籍或历史研究。若需更完整的古籍例句,可参考《乐府诗集》《梁书》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宝历(bǎo lì)这个词指的是珍贵的历史记载或者时间经过的详细记录。它的拆分部首是宀和曆,宀是“宝庙”(bǎo miào)的意思,表示建筑物;曆表示历法或者历史。它的拆分笔画是12画。
宝历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和历史文献记载。在古代,宝历是皇帝和王公们用来记录历史和重要事件的文献,通常保存在宝庙中。这些宝历中记录了天文、历法、政绩、战争、人物传记等重要信息。
在繁体字中,宝历的写法是寶曆。这个写法与简体字相比,多了一个“寶”(bǎo)字,表示珍贵和宝贵的意思。
在古代,汉字写法有很多变化。在一些古代铭文和碑文中,宝历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宝和历这两个字的形状和结构。
例句:
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宝历,了解了古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组词:
宝庙(bǎo miào):保存珍贵文物的建筑物。
历法(lì fǎ):一种记录时间的方法和规则。
近义词:
历史(lì shǐ):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
反义词:
记忆(jì yì):个人对过去事件的记忆和回忆。
别人正在浏览...
阿克莫拉本由兵守部者常足沉勇纯美出土淡味敌楼定时钟东崖钝贼二陵泛潋发丫富给宫闼骨董铺鼓揪见财起意叫嚷节传京都八景衿棍寄音科座枯龟劳罢怜贫恤老瘘管挠虎袍泽之谊千金启航琼台起限悛换忍苛如振落叶丧斧三袭山眉水眼神民施谋用智诗舌霜利漱咽书斋剧漱流枕石索用夙意庭趋挦补祥石销荡晓梵小谨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