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诰札出身的意思、诰札出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诰札出身的解释

官吏任用资格的文书。《宣和遗事》前集:“太守判道:‘ 杨志 事体虽大,情实可悯。将 杨志 誥札出身尽行烧毁,配 卫州 军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诰札出身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的一种特定入仕途径,指通过朝廷颁发的正式任命文书(诰札)获得官职资格的身份来源。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诰札”的含义

    “诰札”是古代官方文书的合称:

    • 诰:指“诰命”,是皇帝或朝廷颁发给官员、授予官职、爵位或封赠其先人、妻室的正式命令文书,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它代表皇权的直接授予。
    • 札:指官府下行文书,如“札子”、“堂札子”等,多用于上级对下级官员的任命、指示或委派差遣。在“诰札出身”语境中,“札”特指任命官职的官方凭证。

      因此,“诰札”合指朝廷颁发的、证明官员身份和职位的正式任命文件。

  2. “出身”的含义

    在古代选官制度中,“出身”指个人获得官员身份或任官资格的途径或来源。常见的出身途径包括科举(进士、明经等)、门荫(凭借父祖官位得官)、军功、荐举、吏员出职等。

“诰札出身”的完整释义

将两者结合,“诰札出身”特指:

个人并非通过常规的科举考试或其他选拔程序获得最初的任官资格,而是直接凭借朝廷(通常是皇帝或高级权力机构)颁发的任命文书(诰或札)而获得官员身份或特定职位的资格来源方式。 它强调其官职的获得源于一份特定的、自上而下的官方任命文件。

历史背景与应用

这种出身方式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总结

“诰札出身”是一个反映中国古代官僚任命特色的术语,它指代以朝廷颁发的任命文书(诰或札)作为获得官员身份或职位核心依据的资格来源方式,体现了皇权或高层行政机构在官员选拔任命中的直接作用。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 (n.d.). 出身 词条释义. 上海辞书出版社. 见于 国学大师 - 汉语大词典
  2. 龚延明. (2009). 宋代官制辞典 (增补本). 中华书局. (书中详细阐释了宋代各类官职任命文书形式及“出身”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

“诰札出身”是古代中国与官吏任用资格相关的文书术语,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1. 核心定义
    指官吏被授予官职的资格证明文件。这类文书由官方颁发,用于确认官员的任职资质,类似于现代的委任状或任命书。

  2. 历史出处与应用
    该词出自宋代话本《宣和遗事》,书中记载了杨志因犯罪被“烧毁诰札出身”并发配的情节。这一案例表明,诰札出身不仅是任职凭证,若官员触犯律法,朝廷可通过销毁文书剥夺其官职资格,体现古代对官吏身份的制度化管理。

  3. 构词解析

    • 诰:指皇帝或朝廷颁布的正式文书,如诰命;
    • 札:古代公文的一种形式;
    • 出身:此处特指官吏的资格来源。
      三者组合,强调文书的官方性与权威性。
  4. 历史意义
    该制度反映了古代官僚体系中对任职资格的严格审查,以及通过文书管理实现人事权集中化的特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制度演变,可参考《宣和遗事》及相关宋史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败柳残花白骆彪焕部长会议蚕房阐辟承化城里人侈语荡産倒押韵貂续二玄烦溽浮滥覆映盥盘灌醉海豚韩杜浩瀚好声鹤补朝服皇天不负苦心人恍疑娇娘狡心嫁怨结尾惊犯晋帖金针九楹蜡笔画狼当寥索卖大炕枚举民愿木杨城遣言乔公案倾宫弃群臣奇特权议梳沐私援搪撑贪赂桃符陶易退身窐寥喂饲文化馆无可柰何席端屟廊谢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