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设爵的意思、设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设爵的解释

设置爵位。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高帝 设爵以延 田横 , 光武 指河而誓 朱鮪 。” 三国 魏 曹丕 《策孙权九锡文》:“盖圣王之法,以德设爵,以功制禄。”《晋书·地理志上》:“ 武王 归 丰 ,监於二代,设爵惟五,分土惟三。”《新唐书·宗室传赞》:“至名儒 刘秩 目 武氏 之祸,则建论以为设爵无土,署官不职,非古之道。故权移外家,宗庙絶而更存。”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设爵”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含义为设置爵位,即古代君主或政府授予某人贵族身份的行为。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君主通过设立爵位制度来封赏功勋、提拔人才,赋予其贵族地位。爵位在古代中国是身份等级的重要标志,通常与封地、俸禄等特权挂钩。

二、历史出处与文献引用

  1. 汉代:阮瑀在《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中提到“高帝设爵以延田横”,说明汉初便有此制度。
  2. 三国时期:曹丕在《策孙权九锡文》中强调“以德设爵,以功制禄”,体现爵位与德行、功绩的关联。
  3. 唐代:《新唐书·宗室传赞》记载学者刘秩对爵位制度的看法,认为“设爵无土”可能导致权力外流,反映制度演变中的争议。

三、使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案例或制度演变,可参考《晋书》《新唐书》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设爵

意思:《设爵》是指在中国古代设立爵位,将某人封为贵族,以示尊贵或表彰功绩。

拆分部首和笔画:设(戈 + 羊)爵(爪 + 宀)

来源:《设爵》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制度。在古代,王朝会根据臣子的功绩和贡献,将其封为贵族,以示褒奖和荣宠。这种封爵的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一种体现。

繁体:設爵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写设爵的方式可能有些不同,可以用骨、金文、隶书等。 例如:古代的骨文写作「設爵」

例句:他因为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皇帝设爵为王爵,成为了王朝的一员大臣。

组词: - 设施 - 设计 - 设想 - 设立 - 设备

近义词:封爵、封号、册封、崇封

反义词:废爵、废黜、解爵、削爵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