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科第年资。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自諫官不选天下英才,惟取诸科目资格,上焉不知君国远犹为何事,下焉藉以市恩、报怨、希进。”
“科目资格”是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体现在古代文献中,具体解释如下:
科目资格指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科第(功名等级)和任职的年资。该词反映了古代官员选拔制度中对科第出身和资历的重视。
清代思想家魏源在《默觚下·治篇十二》中提到:“自諫官不选天下英才,惟取诸科目资格,上焉不知君国远犹为何事,下焉藉以市恩、报怨、希进。”此句批判了当时谏官选拔仅依赖科第资历,而非实际才能的现象。
古代背景
在科举制度下,“科目”指考试分类(如进士科、明经科),“资格”则强调资历深浅。两者结合后,常被用于描述官员晋升时对出身和年资的机械依赖。
现代误用辨析
需注意与“资格科目”区分。后者是现代考试术语(如教师资格考试中的科目分类),而“科目资格”属历史词汇,二者含义无直接关联。
该词反映了古代官僚体系中的制度局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若需进一步了解科举制度或相关历史背景,可参考《默觚》等文献或权威历史研究资料。
科目资格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指的是通过考试或者其他形式取得的对某个特定科目的合格准许。它可以用于不同领域,如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等。
科目资格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禾”和“目”,其中禾表示“禾谷类植物”,目表示“眼睛”。它的总笔画数为13。
科目资格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直接,由“科目”和“资格”两个词组成。在繁体字中,科目资格的写法为“科目資格”。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常常有所不同。科目资格这个词的古体写法为“科‖目‖資‖格”。
1. 他通过了雅思考试,取得了英语科目的资格。
2. 这个职位需要具备专业科目的资格才能申请。
科目资格有一些相关的词汇,如:科目考试、科目安排、资格证书等。
近义词:科目合格、科目成绩、科目通过。
反义词:科目不合格、科目不及格、科目失格。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