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德腊的意思、道德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德腊的解释

道教五斋祭日之一。指农历七月七日。《云笈七籤》卷三七:“正月一日名天腊,五月五日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此五腊日并宜修斋,并祭祀先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道德腊,又称“道德腊日”,是中国道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祭祀节日,特指农历七月七日。其核心含义可从名称拆解与道教文化背景两方面阐释:

  1. “道德”的意涵

    此处的“道德”并非现代汉语中的伦理规范概念,而是源于道教教义的根本信仰。

    • “道”:指宇宙的本源、本体和运行规律,是道教最高信仰。《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德”:指“道”的具体体现、功用和属性,是万物得之于“道”的内在本质。《道教义枢》指出:“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

      因此,“道德”在此代表道教信仰的核心对象——至高无上的“道”及其化育万物的德性。

  2. “腊”的意涵

    “腊”在此指道教的重要祭祀节日,称为“五腊日”之一。

    • 五腊日:道教认为天地水三官在特定日期考校功过,这些日子即为斋戒祭祀、忏悔祈福的良辰。据《赤松子章历》记载:“五腊日者:正月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七月七日道德腊,十月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八日王侯腊。”
    • 祭祀本质:“腊”的本义与岁末祭祀百神有关,道教吸收此传统,赋予其宗教内涵,成为祭祀天地神灵、祖先及自我修持的重要节点。
  3. “道德腊”的完整释义

    综合而言,道德腊指道教五腊日中专为祭祀“道”与“德”这一根本信仰而设的特定节日,时在农历七月七日。 在这一天,道教信众会举行斋醮仪式,诵经礼忏,祭祀神灵与祖先,反省自身言行,积累功德,以求消灾解厄、增福添寿,并表达对宇宙本源“道”及其化育之功“德”的尊崇与感恩。

  4. 文化习俗与意义

    • 斋戒祈福:道士与信众于此日持斋守戒,参与宫观举行的法会,通过科仪沟通神灵,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家宅平安。
    • 忏悔罪过:道教认为此日是“五帝校定生人骨业”之时,是反省过错、忏悔罪业、祈求赦免的重要时机。
    • 祭祀祖先:如同其他传统节日,道德腊也包含慎终追远、祭祀祖先的内容。
    • 融合性:农历七月七日也是七夕节(乞巧节),道德腊与这一民俗节日在时间上重合,体现了道教文化与民间习俗的交融。

道德腊是根植于道教核心教义“道”与“德”的宗教节日,定于农历七月七日。它不仅是道教信众斋醮祭祀、忏悔祈福、尊崇根本信仰的神圣时刻,也融入了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是道教岁时礼仪体系(五腊日)中的重要一环。

参考资料来源:

  1. 老子.《道德经》(传世本第四十二章).
  2. 孟安排.《道教义枢·道德义》.
  3. 道教经典.《赤松子章历·卷二》.
  4. 《云笈七签》卷三十七引《三洞奉道科》.

网络扩展解释

道德腊是道教传统中的重要概念,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道德腊属于道教「五腊」斋祭日之一,特指农历七月七日。五腊日包括:

    • 天腊(正月一日)
    • 地腊(五月五日)
    • 道德腊(七月七日)
    • 民岁腊(十月一日)
    • 王侯腊(十二月八日)
  2. 宗教意义
    道教认为五腊日是「五帝校定生人罪福」之日,信徒需在此日修斋祈福、祭祀祖先,以积德消灾。道德腊的习俗与道教强调的伦理修行密切相关,体现了对自然时序与道德规范的结合。

  3. 文献依据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道教典籍《云笈七签》,记载:「七月七日名道德腊……此五腊日并宜修斋,并祭祀先祖」,说明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以前。

  4. 现代关联
    农历七月七日同时是七夕节,但道德腊与七夕的民间爱情传说属不同文化体系。道教传统中,此日更侧重清修与伦理实践,而非世俗庆祝。

如需进一步了解五腊日的完整内容或具体斋仪形式,可参考《云笈七签》等道教经典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罢倦暴发家悲咽表妹比基尼诚伪螭额棰杀出使村学究大渡河大中顶帽东张西望兜离独孤浑二卵弃干城風令革新贡闱郭雀儿横民华薄昏愎简发接丝鞭结屋吉金鸡口牛后九莲灯蠲酲科率吭唷狂趭嬾散捞取聊胜于无吏巾论演昵昵弄鬼掉猴喷灯强项繦至千忌清眠清殊齐疏闰分升云释旅水花水火之中素子往还嵬崛五恭斜碴席户縰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