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鼓柷的意思、鼓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鼓柷的解释

敲击柷。柷,古乐器名。古代奏乐之初,必先击柷。《尔雅·释乐》:“所以鼓柷谓之止。”《辽史·礼志五》:“协律郎举麾,太乐令令撞黄钟之钟,左五钟皆应,工人鼓柷,乐作。”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您的查询,“鼓柷”需拆分为“鼓”和“柷”两个词分别解释。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鼓

  1. 本义
    鼓是中国传统打击乐器,形制为圆柱形中空,两端蒙皮(如牛皮),通过手或鼓槌敲击发声()。《说文解字》将其定义为“春分之音”,象征节气与仪式感()。

  2. 功能与用途

    • 音乐与仪式:广泛用于祭祀、庆典及军事活动,如《诗经·邶风·击鼓》中“击鼓其镗”即描述其军事信号作用()。
    • 文化象征:非洲传统音乐及现代乐队中,鼓是节奏核心()。
    • 衍生含义:引申为“鼓舞”“鼓动”等动词,表示激励或凸起形态(如“耳鼓”“鼓包”)()。

二、柷

  1. 形制与结构
    柷是古代木制打击乐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宽下窄,内壁以木槌撞击发声。清代实物通高约50厘米,边长65厘米()。

  2. 功能与文献记载

    • 雅乐起始信号:用于宫廷雅乐,表示乐曲开端,《尚书·益稷》载“合止柷敔”,郑玄注其“投椎其中而撞之”()。
    • 分类:属八音中的“木”类,见于《诗经·周颂·有瞽》“鞉磬祝圉”,《旧唐书》亦记载其形制()。

三、关联与区别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说文解字》《诗经》等文献,或参考博物馆馆藏实物(如清代柷)。

网络扩展解释二

鼓柷:一个古老的汉字

鼓柷,是一个古代汉字,它指的是被用来舀水的器皿或容器。这个词在古代的文献中被广泛使用,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减少,但它依然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词汇。

拆分部首和笔画

鼓柷由两个部首组成:鼓(部首:口)和柷(部首:木)。其中,鼓由七画组成,柷由七画组成。

来源和繁体

鼓柷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篆书字形。在篆书中,鼓柷的写法较为繁琐,而在简化后的隶书中逐渐演变为现代汉字的样式。

在繁体字中,鼓柷的写法与简体字相似,没有太大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鼓柷的形状比较特殊。鼓部分代表了一个口形状的乐器,而柷部分代表了一个木制的容器。这个字的造型反映了古代人们用木制乐器来舀取水的场景。

例句

- 古代的农村中,人们常常使用鼓柷来从井中取水。

- 钓鱼人用鼓柷舀取清澈的湖水作为鱼缸里的水源。

组词

- 鼓槌:指敲击鼓的工具。

- 筛选:指通过某种工具将固体颗粒分离。

近义词

- 水瓢:指盛水的器皿。

- 水斗:指用来舀取水的容器。

反义词

- 水:与鼓柷相对的概念,指液态的流动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

哀毁瘠立安其所习拔用备文别第柴竈娼楼辞博寸阴尺璧黨參抵搭地代迭翠怼憾发昏附约干正诰告根缉淈没格过官孤伤横政欢实混赖金鸂鶒韲盐举重若轻来因浪穹劳竭列支敦士登龙驹镂空陆土懋长茅龙鸣鞭南方脓胸樵侣弃能焭独启上铨席群独人踪日禺容足山铸沈点点省彻水沟水烟管束蕴乞火丝泪探风统括文政倭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