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寄心的意思、寄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寄心的解释

寄托心意。 汉 刘向 《说苑·谈丛》:“枝无忘其根,德无忘其报,见利必念害身,故君子留精神寄心於三者,吉祥及子孙矣。”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虽潜处於太阴,长寄心於君王。” 晋 陶潜 《扇上画赞》:“美哉 周子 ,称疾闲居,寄心清尚,悠然自娱。” 唐 崔曙 《对雨送郑陵》诗:“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见。”《云笈七籤》卷一○五:“或有栖遁冥契而不获登山者,寄心啟愿,精意向真,亦与身诣名山者无异。”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寄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寄托心意”,指将情感、期望或关注集中在某人或某事上。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基本释义
    由“寄”(寄托)和“心”(心思)组成,字面意为“将心意托付”。例如,曹植在《洛神赋》中写道“长寄心于君王”,表达对君王的忠诚与挂念。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情感表达,如对亲友的关怀、对目标的期许,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例如现代用法中,“春风寄心”可表达对季节变换的细腻情感。

  3. 文学引用
    古代文献中常见该词:

    • 刘向《说苑》:“寄心于三者,吉祥及子孙”;
    • 陶潜《扇上画赞》:“寄心清尚,悠然自娱”。
  4. 现代延伸
    在节日祝福或日常交流中,常以“寄心愿”形式出现,如“端午寄心愿,合家福满门”,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情感层次
    既包含个人情感寄托(如思念、期望),也涵盖精神追求,如《云笈七签》中“寄心启愿”指通过虔诚心意达成修行目标。

“寄心”兼具古典意蕴与现代适用性,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具体情感指向。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寄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该词意为将心思寄托在某人或某事上,表达对其关注和思念之情。 拆分部首和笔画: 《寄心》的偏旁部首是寸,共有12画。 来源: 《寄心》一词的来源是由汉字寄和心合并而成的。寄意寄送,将心思送去;心则代表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情感。 繁体: 《寄心》的繁体写法为「寄心」。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寄件者会写下一个心形的标志,以表示自己的情感在信件中。 例句: 1. 他对她非常的信任和依赖,将自己的寄心放在她的身上。 2. 在这个异乡,我寄心于家乡的风景和亲人们的关怀。 组词: 寄托、寄情、寄予、寄望、寄愿 近义词: 寄托、寄予、寄寓 反义词: 不在乎、漠视、忽略

别人正在浏览...

爱女辩逸冰槃忏谢虫鱼篆初税亩雌霓迭更定光佛杖丢魂丧胆董董独木船发颤发函鲂鮃府兵附业改过迁善感物怪物椷持函大鸿珑后齿黄栌缋緌诨号将领剪牦簂噍聱进伙禁塞击折亢暴迾宫力劣留存马渤门窍牛刀小试僻郡聘书乾顾启运骑装取而代之日长一线伤殒省事宁人虱建草使星手工踢荡荡廷平望火楼乌浒悟宗向阑闲郤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