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芭蕉叶。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 宋 杨万里 《秋雨叹十解》诗之三:“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 清 张潮 《补花底拾遗》卷一:“夏月以蕉叶代簟卧。”
(2).浅底的酒杯。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引 宋 陆元光 《回仙录》:“饮器中,惟钟鼎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梨花蕉叶最小。” 宋 陈造 《雪夜与师是棋次前韵》:“掀髯得一笑,为汝倒蕉叶。”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姬能饮,自入吾门,见余量不胜蕉叶,遂罢饮。”
"蕉叶"是汉语中具有双重文化内涵的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解析:
一、植物学本义 指芭蕉科植物(Musa basjoo)的宽大叶片。《汉语大词典》指出其叶片呈长椭圆形,长可达3米,宽约40厘米,叶脉平行排列,质地坚韧,具有防潮、隔热特性。古代文献如《南方草木状》记载"蕉叶可书字",说明其曾被用作书写载体。唐代白居易《连雨》中"宿酲和别思,目眩心忽忽。风翻破浪屋,雨湿芭蕉叶"即以蕉叶为载体抒发情感。
二、器物文化延伸义 特指中国古代酒器形制,始见于商周时期。《周礼·考工记》郑玄注"饮器有蕉叶之形",其器身模仿蕉叶纵向折叠的形态,口沿外撇如叶缘。故宫博物院藏商代蕉叶纹觚(编号:新00191013),通高26.5厘米,器表饰蕉叶蝉纹,印证了这种青铜礼器的典型制式。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酒肆"列蕉叶银瓶",说明该形制延续至后世餐饮器具。
“蕉叶”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其解释和用法可结合文学、文化背景综合理解:
自然植物:芭蕉叶
指芭蕉的叶子,常见于诗词中作为意象,象征清凉、闲适或秋意。例如:
器物:浅底酒杯
古代一种杯底较浅的小型酒杯,多用于文人雅集或饮酒场景。例如:
扩展含义:
在特定语境中,“蕉叶”被引申为“仅见表面现象”的比喻,如成语用法(来自),但此义项较为少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若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原文或文化典故,可参考、2、6等来源。
编检表决必力不剌不当事常风辍弃刺剑从适粗秽大丙道车倒灶抵销动销斗杓肥差冯至肤见谫识符效改玉改步高掌远跖工容狗熊候天淮河呼应佳搆楗骨翦屏柱楣骄炕解吸疾亟京兆鸟锦团花簇决败略陈连叠两半连腮胡陆放翁沐盆前所未有请灵穷波七言八语人工流産柔牷弱土僧徒圣髓受之有愧厮罗索斗鸡陶畅体育道德僮仆骫骳围猎小六壬吸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