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白马的意思、丹书白马的详细解释
丹书白马的解释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 颜师古 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开国承家,丹书白马。”
词语分解
- 丹书的解释 .古时以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初, 斐豹 ,隶也,著於丹书。” 杜预 注:“盖犯罪没为官奴,以丹书其罪。”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有燔丹书,无普赦罪。”《文选
- 白马的解释 .白色的马。《左传·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白马饰金羈,连翩西北驰。” 明 高濂 《玉簪记·闹会》:“分经来白马,洗鉢起黄龙
网络扩展解释
“丹书白马”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主要用于形容盟约或誓约的神圣性与不可违背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字面意义:
“丹书”指用朱砂书写的盟书,象征盟约的神圣与不可更改;“白马”是古代盟誓时宰杀的牺牲,歃其血以示庄重。
- 引申义:
特指古代帝王赐予功臣世袭爵位、免罪特权时举行的仪式,后比喻帝王与臣子之间郑重承诺的凭证。
二、典故与出处
- 文献来源:
出自《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 历史背景:
汉代帝王为巩固政权,常与功臣订立盟约,以“丹书”记录特权内容,宰杀白马歃血为盟,强化誓约的严肃性。
三、用法与示例
- 语法功能:
联合式成语,中性色彩,多作宾语或定语,强调盟约的庄重性。
- 例句:
- 古代君臣常以“丹书白马”立约,确保世代忠诚。
- 他虽获“丹书白马”之诺,仍谨言慎行,不敢逾矩。
四、常见误解
- 错误解释:
部分资料误将其解释为“赏赐丹书和白马作为奖励”(如),实为混淆了“丹书铁券”与“歃血为盟”的仪式。
- 核心要点:
该成语的核心是盟约的仪式感与契约精神,而非单纯的物质赏赐。
五、相关扩展
- 类似成语:
“歃血为盟”“铁券丹书”均与古代盟誓传统相关,但侧重点不同。
- 文化意义:
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诚信与誓约的重视,以及政治权力与道德约束的结合。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权威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丹书白马(丹书白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赞美高素质、才情出众的人。它通常用来形容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文人才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 丹:丨丶丿
- 书:丨一、丨亅十、口囗土
- 白:白也包括了几个部首,但这里我们只考虑一部分
- 马:马也是一个复杂的字,但这里我们只考虑一部分
来源:
《丹书白马图》是唐代文学家张籍创作的一篇赋文,以描写丹书、白马为主题,传承了文人对品格高洁、才情出众的品质追求。
繁体:
《丹書白馬》是丹书白马的繁体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丹书白马的字形书写可能稍有不同,但整体意义和构词方式相同。
例句:
他的文章才情出众,真可谓是丹书白马。
组词:
丹书、白马、书香、赞美、才情、品质、追求
近义词:
文采出众、才华横溢、文人才子
反义词:
平庸、无趣、平淡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