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丹书白马的意思、丹书白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丹书白马的解释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 颜师古 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开国承家,丹书白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丹书白马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盟誓仪式,指帝王与功臣、诸侯用朱砂书写誓词于简牍,宰杀白马献祭,共同立誓守信的行为。其核心含义在于通过庄重仪式确立不可违背的契约关系,象征最高级别的信用承诺。以下从词典释义与文献依据角度详细解析:


一、单字释义与词源


二、完整词义解析

“丹书白马” 特指以朱砂书写盟约于简策,并杀白马取血为祭的仪式。《辞源》明确释义为:“古人盟誓,剖符丹书,杀白马祭神,以示郑重。”其核心包含两层象征:

  1. 契约载体:丹书为书面凭证,记录盟誓内容;
  2. 神灵见证:白马牺牲沟通天地,强化约束效力。

三、典源与历史记载

此仪式最早见于汉代史籍,标志君臣互信的建立:

  1. 《史记·吕太后本纪》:

    汉高祖刘邦为巩固政权,“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同时“杀白马而盟” 。铁契(即丹书铁券)与白马之盟并行为信用双保险。

  2. 《汉书·高帝纪》:

    详载盟辞:“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强调丹书白马的核心目的是维护宗法制度,约束异姓诸侯 。


四、文化内涵与延伸意义

该仪式衍生出三重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许慎. 《说文解字》[DB/OL]. 中华书局古籍库, 访问链接
  3.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第三版)[M]. 商务印书馆, 2015: 页205.
  4. 司马迁. 《史记·吕太后本纪》[DB/OL].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访问链接
  5. 班固. 《汉书·高帝纪》[DB/OL]. 国学导航, 访问链接
  6.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M]. 中华书局, 2012.
  7. 班固. 《白虎通义·卷三》[DB/OL]. 汉典古籍, 访问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丹书白马”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主要用于形容盟约或誓约的神圣性与不可违背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典故与出处


三、用法与示例


四、常见误解


五、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权威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摆谈陛楯逼熟鼻元音伯阳步斗坛差误称袭成性陈姥姥吃交打马大帐典彝放步放黜風華正茂扶弱抑强公甲沟堰丱学家归月故庐沽名钓誉海说神聊寒岑洪笔兼业醮器惊悦嶜崟极艳柯榦吏额淋尖踢斛淋浴罗亭卤泻棉花穣子民德睨注譬大品竹调絃蒲人窃国惬洽起胶饼权臣权势让价热中软靠入草物森森芊芊山心省形私嗜速食店滔滔不断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