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屯田客的意思、屯田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屯田客的解释

指募来屯田的农民。《三国志·魏志·赵俨传》:“屯田客 吕并 自称将军,聚党据 陈仓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屯田客是中国古代对参与国家屯田制度劳动者的特定称谓,主要盛行于汉末至魏晋时期。其释义及历史背景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核心定义

    “屯田客”指由政府招募或强制迁徙,专司垦殖国有荒地的农民或士兵。其中“屯田”意为垦殖荒地,“客”则强调其身份隶属于国家而非自由民(区别于自耕农),需向官府缴纳定额租税。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屯田”词条释义延伸。

  2. 身份性质

    屯田客分为军屯客(士兵兼事耕作)与民屯客(专职垦荒的平民)两类,人身自由受限,未经许可不得离开土地,实际处于半农奴状态。

    来源:《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8年,“屯田制”相关释义。

二、历史制度背景

三、社会影响与演变

屯田客制度虽短期内稳定了经济,但高负荷劳役导致逃亡频发。西晋时期屯田客逐渐转化为编户齐民,至北魏被“均田制”取代,该称谓随之消失。

来源:《中国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第98-102页。

四、文学与文献用例

“屯田客”一词常见于汉末三国文献,如《晋书·食货志》载:“谪徒罪人充作屯田客,岁课粟帛”,反映其强制劳役性质。后世史书亦沿用此称指代屯田劳动者。

来源:《晋书》卷二十六·志第十六·食货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屯田客”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对参与政府屯田制度的农民的特定称谓,其核心含义与历史背景如下:

1.基本定义

屯田客指由政府招募或安置的农民,专门从事国家组织的屯田生产。他们通过耕种国有土地,向政府缴纳地租,实质上是国家佃农。

2.历史背景与起源

3.组织与管理

4.赋税制度

5.历史作用与演变

参考典籍

《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记载了屯田客吕并起义事件,侧面反映了这一群体的社会地位。

别人正在浏览...

哀声叹气把持悲慕擘兰不可胜举不正昌茂撑委吃吃喝喝斥力寸寸打灯虎搭话耽饮耽志祷书黩穹酚酞虼蚪艮止弓服宫后构制惯盗广术顾绣含苞欲放呼儆嘉荐机勾惊駴九囿镌谯卷舌元音窭小砍土镘空生良夫连朦带唬龙黄陋宇论今说古毛象门荫密禀粘糊柠条歧颐佺乔趋之若骛鋭士释钓石驼数粒庶慎讼灵漱流枕石太岁头上动土天下大同消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