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苴茅焘土的意思、苴茅焘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苴茅焘土的解释

同“ 苴茅裂土 ”。焘,覆。《旧五代史·晋书·赵在礼马全节等传论》:“自 温琪 而下,皆服冕乘轩,苴茅燾土,垂名汗简,谅亦宜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苴茅焘土"是源自中国古代礼仪的成语,其核心意义与封建制度中的封地仪式相关。该词可分解为两个动词性结构:"苴茅"指用白茅包裹祭品或土块,"焘土"意为覆盖土地,整体象征天子对诸侯的领土授予仪式。

从汉语构词法分析,"苴"作动词时读jū,本义为包裹,《说文解字》释为"履中艸",后引申为用茅草包裹祭品的行为。"焘"通"帱"(dào),《尔雅·释言》注"焘,覆也",指覆盖的动作。二字组合形成递进关系,完整呈现了古代分封仪式的两个步骤:先用白茅包裹土块,再将其覆盖于受封者的封地。

在历史文化语境中,此成语源自《史记·三王世家》记载的"天子分封诸侯,苴以白茅,焘以黄土",是周代"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制度的具体表现。白茅在古代被视为洁净的祭祀用品,《诗经·召南·野有死麕》即有"白茅纯束"的记载,象征神圣的授受关系。黄土则代表中央政权,《白虎通义·五行》载"中央土,其神黄帝",强化了土地授予的合法性。

该成语的现代语义已扩展为对重要事务的郑重托付,但仍保留着仪式性授权的核心内涵。在《汉语成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中,被归类为典制类成语,常用于描述具有历史传承性的授权行为。

网络扩展解释

苴茅焘土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一、拼音与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典故


三、结构与用法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的文献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旧五代史》相关章节或权威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阿徇保庇八一宣言财主蚕儿曹局差银成真趁钱豉羹创钜痛仍提溜端公方等声风籁膏梁纨袴乖剌合翮讙趣护短获知活字艰患歼夷开疆拓宇狂言良然离合六一炉緑绶铓气茅斋马王堆汉墓面巾靡劳殁齿木皮旁福楩楠窍包七国软体动物三青子山重水复石鼓书院手亲眼便霜鹘竦服锁心宿衅谈玄说妙蝭蛙瓦器畏途五雀六燕无天于上,无地于下乡调香馥馥响泉仙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