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休止地操劳。 清 郑世元 《卖妇行》:“詎谓同林栖,中道忽相捐;自我归君室,靡劳尝忧煎。”
“靡劳”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í láo,其核心含义为无休止地操劳。以下是详细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古典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清代诗词文献。
靡劳(mí láo)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不辛劳勤、不努力、过于懒散。表示人们不努力工作,不去奋斗,沉溺于消遣娱乐、懒散无为的状态。
靡字的部首是革,总笔画数为13。
劳字的部首是力,总笔画数为7。
靡字最早出现在西汉刘向所著的《刘子》一书中,原本是用来指示影响政治的弊端。后来,这个词慢慢演化为形容人们的行为姿态。
在繁体中,靡字保留了简体的基本形状,但在结构上稍有变化。
在古代汉字中,靡字的写法稍有不同。其早期写法为「弯月」,表示丧失方向感。而后来的写法为「欠月」,意味行走杂乱无序或缺乏耐力。
在现代例句中,我们可以使用靡劳来描述一个人过于懒惰的情况,比如:
他整天只会游戏玩乐,对学业毫无进取心,真是靡劳之人。
她靡劳度日,从不思考未来的发展。
与靡劳有关的组词有:
骄靡:骄横放纵,不知劳苦。
翁靡:翁:老年人。老年人过度懒散。
靡费:过度消耗财物。
懒散:懒惰松散,不思进取。
与靡劳意思相近的词汇有:
懒惰:指对工作学习不积极不努力。
游手好闲:指无所事事,不安分守己。
颓废:形容精神萎靡,行动衰弱。
与靡劳意思相反的词汇有:
努力:指付出辛勤的努力。
勤奋:形容用功努力、不懈奋斗。
坚持:连续不断地进行某种行动或持续不变地保持某种状态。
奋发:鼓起精神,积极努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