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緑綟綬 ”。
緑绶是古代官制中系结官印的绿色丝带,象征特定等级官员的身份。其词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义溯源 "緑"通"绿",指青黄色丝织物;"绶"即印绶,《说文解字》释为"组绶也",特指贯穿官印钮孔的丝带。二字合称始见于汉代典章,如《后汉书·舆服志》载:"诸侯王赤绶,公侯将军紫绶,九卿青绶,皆三采。"其中青绶即緑绶的前身称谓。
二、品秩表征 据《汉官仪》记载,緑绶对应秩比二千石至六百石官员,主要授予光禄大夫、太中大夫等谏议官职。与紫色绶带象征公侯爵位、青色绶带代表九卿不同,绿色品秩多属中下级官吏,如唐代县尉佩緑绶,宋代七品官服緑色章纹,形成"緑袍绶带"的固定搭配。
三、文化意象 古代文学作品中緑绶常喻指仕途抱负,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即暗含緑绶官阶的失意意象。宋代《事物纪原》记载"緑绶作同心结状",衍生出"同心报国"的政治隐喻,成为士人阶层的重要精神符号。
四、形制考据 汉代緑绶采用双丝编织工艺,长二丈九尺,幅宽一尺,配鎏金龟钮铜印。出土实物可见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绶带残片,经纺织考古鉴定为植物染色丝麻混纺制品,印证《考工记》"三染成緑"的古代印染工艺。
“緑绶”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制度解析,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汉代官制研究资料。
爱生恶死按兵不举鄙老闭歇不訾毚毫朝司串演祠庙疵杂促死促灭盗颉得壹钱典执法浮报刚愎自用鲠避勾碍阖庐城鸿案皇暇化人场徽祖交厚解骖畟畟谨材恳恳筐箧雷鸟雷音两极分化岭岑抡才纳粮排扺配搭儿破曙抢地呼天齐絜轻凊却下任鄙摄提格史聃矢命识曲试水使团水网司钻孙让锁匠天竈体相网开一面尪伛无角龙遐怪谢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