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paration and reunion] 分开和结合;分离和聚会
离合器
悲欢离合
(1).分合;聚散。《楚辞·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班陆离其上下。”《文选·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二》:“离合非有常,譬彼弦与括。” 李善 注引《吕氏春秋》:“夫万物成则毁,合则离,离则復合,合则復离。” 宋 张耒 《风流子》词:“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 清 薛福成 《张公五十寿序》:“往自 徐州 戎幕,始奉光仪,迄於今虽离合不常,常获一再造謁。”
(2).指分裂与统一。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谨按 山 东自上世以来,为腹心根本之地,其与中原离合,常係社稷安危。”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正统辨》:“伏以一代离合之殊,固繫乎天数盛衰之变;万年正闰之统,实出於人心是非之公。”
(3).偏指离别。 唐 杜甫 《垂老别》诗:“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萧涤非 注:“有离合,实际是説有离散。”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词:“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全元散曲·水仙子·喻镜》:“不明白抛闪人寂寞,想前生注定我,恰团圆又早离合。”
(4).偏指会合。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时则暗月,沉闥,凄风满櫺,道路阻脩,梦魂离合。”
(5).符合与不符合,接近与不接近。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读经》:“《尚书大传》……其文或説《尚书》,或不説《尚书》,大抵如《易乾凿度》、《春秋繁録》,与《尚书》本义在离合之间,而因经属旨。”偏指背离,不合。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王丞相 介甫 既当轴处中……号令骤出,但於人情适有所离合,於是故臣名士往往力陈其不可。”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乃引古今音之变,而究其所以不同,为《音论》二卷……综古音为十部,为《古音表》二卷。自是而六经之文乃可读。其他诸子之书,离合有之,而不甚远也。”
(6).谓摇动、晃荡。亦形容扑朔迷离貌。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神飜覆而愉悦,志离合而感伤。”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二:“ 梅雨潭 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7).指合纵连横。《韩非子·忠孝》:“王者独行谓之王,是以三王不务离合而正,五霸不待从横而察,治内以裁外而已矣。”
(8).指离合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至於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离合之发,则明於图讖。” 黄叔琳 注引《文章缘起》:“ 孔融 作四言离合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论杂体则有……离合(字相析合成文, 孔融 ‘渔父屈节’之诗是也)。”
“离合”为联合式合成词,由反义单字“离”(分开)与“合”(聚集)构成,最早见于先秦文献。其造字法体现对立统一的哲学观,如《周易·系辞上》载“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暗含离合的动态平衡关系。
分离与结合(动词)
《后汉书·范滂传》有“其有离离合合,恩义不亏”,描述人际关系的聚散变迁。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为“分开和结合”,如“离合聚散无常”。
机械装置术语(名词)
古典诗词常以“离合”喻人生际遇或情感起伏,如李清照《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借自然现象隐喻心境离合。
《庄子·山木》提出“合则离,成则毁”,阐释万物分合为自然规律,体现道家辩证思想。
权威参考来源:
离合的含义需要从汉语词义和汽车机械术语两个维度理解:
一、汉语词义()
二、汽车机械术语()
补充说明:现代自动挡车型已集成离合器功能,通过TCU实现自动控制(参考)。该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含义需结合使用场景判断,如需深度了解机械原理可查阅-7的离合器结构图解。
八级工朝更夕改吃碰冲腾丛轻折轴丛蔚寸头导缆器贰君恶性循环法缘风云人物覆案告吹格力公暇官典杭西和敬会物虎口拔须阶乘戒路解剖解閲机鉴鹫台居经郡廨魁岸老八路廉清厘和啉啉历史唯心主义六桥流艳炉鼎缕金囊盲翁密结明珠暗投内宴扭亏为盈糯米呛啍器饰秋风扫落叶人微言贱三邻埏隧少康神安气集事对双全天狱尪疢文令西安媟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