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物的意思、济物的详细解释
济物的解释
犹济人。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子文 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今圣明在上,稽古济物,坚隄防以杜决溢,明褒贬以彰劝沮。”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歷代化人,随机济物,大惟邦国,普及幽明,俱赖神功,咸承景貺。” 清 姚鼐 《湖上作》诗之一:“岂忘济物情,审见人与己。”
词语分解
- 济的解释 济 (濟) ì 渡,过河:同舟共济。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补益:无济于事。 济 (濟) ǐ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濟) 笔画数:;
- 物的解释 物 ù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 内容,实质:言之有物。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
网络扩展解释
“济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为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济物”的核心意义为帮助或救济他人或物品,强调通过行动改善他人处境或修复事物状态。该词由“济”(救助、改善)和“物”(指人或事物)构成,体现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助关系。
二、详细解释
- 人道关怀
指通过物质或精神援助改善他人困境。例如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到“稽古济物”,即通过效仿古人的智慧来救助他人。
- 修复与改善
延伸为对物品的修缮或对客观条件的优化,如“救灾救济物资”的发放(例句3)。
三、经典引用与例句
- 古籍出处:三国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君子思济物之意”,指君子以济世助人为志向。
- 现代用例:曾国藩曾提出“心存济物是富相”,将济物视为一种道德修养(例句2)。
四、应用场景
- 社会救济:如“春荒救灾救济物资发放”(例句3)。
- 个人品德:强调心怀济物之念,体现为利他精神。
五、补充说明
“济物”与“济人”常互通,但更侧重通过具体行动实现救助,而非单纯理论倡导。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济物(jì wù)这个词意思:
济物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帮助和救助众生。它可用于形容善行,表达关怀与援助的含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济物的拆分部首为“水”和“木”,它的笔画数为11画。
来源:
济物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形容行为慈善救济他人的意识和行动。济物的初源是孟子的思想,他强调人应该懂得爱护众生并伸出援助之手。
繁体字:
济物的繁体字是濟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济物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的古代写法称为“篆书”,字形上会有些差异,但整体的意义并未改变。
例句:
1. 他经常参与慈善活动,总是尽力济物。
2. 济物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人,也能给自己带来内心的满足感。
组词:
济物可以与其他词汇组成新词,如济困、济贫、济急等。
近义词:
济物的近义词包括援助、救助、帮助、扶助等。
反义词:
济物的反义词可以是伤害、忽视、冷漠等。
希望这个回答能满足您的需求。如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