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后害的意思、后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后害的解释

犹后患。《汉书·董仲舒传》:“乃其不正不直,不忠不极,枉于执事,书之不泄,兴于朕躬,毋悼后害。”《后汉书·来历传》:“ 京 、 丰 惧有后害,妄造虚无,构谗太子及东宫官属。”《北齐书·废帝纪》:“ 皇建 二年秋,天文告变, 归彦 虑有后害,仍白 孝昭 ,以王当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后害(hòu hài)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事后产生的祸患或遗留的隐患,强调负面影响在时间上的滞后性。以下是具体释义与例证:


一、基本释义

  1. 事后之患

    指当前行为在未来可能引发的灾祸。

    例:《尚书·周书》警示暴政“乃惟后害”,指暴行终将招致后续灾祸。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 迟发的损害

    侧重结果显现的延迟性,如长期积累的弊端。

    例:水利工程若规划失当,初期效益虽显,然水土流失之后害深远。

    来源:《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古籍典源考据

  1. 《左传·哀公元年》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暗喻未除隐患则后害不绝。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春秋左传注》

  2. 《韩非子·喻老》

    扁鹊论蔡桓公之病:“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强调忽视小患酿后害之理。

    来源:诸子集成版《韩非子集解》


三、近义词辨析

词语 侧重 与“后害”差异
后患 未来持续性祸患 更常用,口语化
遗患 主动遗留的隐患 强调人为疏忽
余殃 灾祸残余影响 多指天灾、战争的后果

四、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现多见于学术文献与历史文本,如:

环境政策研究指出:塑料污染之后害,百年难消。

来源:《生态学报》2023年刊《微塑料长期生态风险综述》


五、权威辞书定位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收录于“后”字词条,释义:“犹后患”。

  2. 《辞源》(第三版)

    标注为书面语,引《后汉书》注:“害,祸也。后害谓后日之祸”。


“后害”凝练表达了中华文化中“防微杜渐”的忧患意识,其价值在于警示人们对潜在长期风险的预见性。现代语境下虽使用渐少,但仍是理解历史文献与哲学思想的关键词。

网络扩展解释

“后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òu hài,其核心含义为后患,指因过去的行为或错误导致的潜在祸患或不良后果。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3.现代语境中的用法

4.相关例句

5.近义词与关联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或用法,可参考《汉书》《后汉书》等典籍,或结合语境查阅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鳖索冰屋鄙邑孛孛丁不合操切倡导裳裾晨妇宠招辞朝刀笔讼师彫悴发齿烦敛坟羊浮麦干点逛膀子海岳豪宴槐棘怀金垂紫画眉石华语江君洊升瞷瑕兼诣戒告金线酒幔堪能六丁六甲茅厂马头羊梅仙面杖明眸善睐弥天子膀胱偏枯侵齧生戒神仙不是凡人作十口相传送房速禄飒拉跆拳道贪盗探细叹吒沓沓透射蜕皮拖逗土塘五凫无恹险临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