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廉慎的意思、廉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廉慎的解释

清廉谨慎。《北齐书·冯翊王润传》:“及长,廉慎方雅,习于吏职,至摘发隐伪,姦吏无所慝其情。”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滕王 婴 蒋王 暉 皆不能廉慎。”《明史·忠义传三·文昌时》:“又 文昌时 , 全州 举人。知 临淄 县,以廉慎得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廉慎”是由“廉”与“慎”复合而成的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两层核心含义:

一、廉

指廉洁、不贪。《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品行端正,不贪污”,强调个人在物质利益面前保持清白自律的态度。例如《论语·阳货》中“古之矜也廉”,即指古人以廉正自持。

二、慎

指谨慎、慎重。《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小心、严谨”,体现对言行的自我约束与责任感。如《礼记·中庸》所言“慎思之,明辨之”,强调审慎思考的重要性。

复合词义

“廉慎”综合了廉洁与谨慎的双重品德,形容人既不为私利所动,又注重言行分寸。这一概念常见于对官员或士人德行的评价,例如唐代史书《旧唐书》中记载官员“以廉慎闻”,即赞其兼具清廉与慎重的操守。

文化内涵

“廉慎”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克己复礼”的伦理要求。廉者不取非义之财,慎者不行逾矩之事,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传统道德体系的重要准则。

参考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版)、《论语》《礼记》。

网络扩展解释

“廉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án shèn,指“清廉谨慎”,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端正、为官正直且处事审慎。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 廉:意为廉洁、不贪,强调道德上的正直与清白。
    • 慎:意为谨慎、慎重,指行事周密、不轻率。
    • 合称“廉慎”即要求人既保持清廉操守,又在行动中审慎自持。
  2. 历史用法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用于评价官员或士人的品德。例如:

    • 《北齐书》载冯翊王“廉慎方雅”,指其清廉谨慎、作风雅正。
    • 《明史》称文昌时“以廉慎得民”,强调他为官廉洁谨慎,深得民心。

语境与例句

  1. 古代文献用例

    • 唐代张鷟《朝野佥载》批评滕王、蒋王“不能廉慎”,反衬当时对官员品行的高要求。
    • 明代官员考核中,“廉慎守法”是重要标准,如“在考功籍,始终无过云”。
  2. 现代适用性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学领域,或借古喻今强调为官从政的操守。例如:“居官廉慎,诗书之外无所好”(形容官员专注职守、淡泊名利)。


“廉慎”融合了道德操守与行为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士人及官员的理想化要求。其核心在于内外兼修:内在廉洁自律,外在行事谨慎。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人物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北齐书》《明史》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拔戟成一队八龙本名宾柔参两参阅察书春靁寸功寸节淡粥迭岁定帖鼎重对角独树蛾贼反接封禺凤只鸾孤佛生日钩织乖譌寒鷃家家浆人胶东大鼓金断涓报可汗拉绊木栅门木治尿炕弄硶儿披毛锵洋钱舍起窠轻蹻去伪存真筛余烧砚深入不毛申志食不餬口识微见远识义书房殊路同归忐忑不定跳踉投蜺歪词儿勿宁误书呜噎先断后闻先下米儿先吃饭卸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