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八龙的意思、八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八龙的解释

(1).神话中的八匹龙马。《楚辞·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王逸 注:“言己乘八龙神智之兽。”《汉书·扬雄传上》:“既亡鸞车之幽蔼兮,(焉)驾八龙之委蛇?”

(2).指 周穆王 的八匹骏马。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 周 天子 穆王 无道,意不在天下,好道士説,得八龙,骑之西游,同 王母 宴於瑶池之上,歌謳忘归。”

(3).称 东汉 荀淑 八子。《后汉书·荀淑传》:“有子八人: 俭 、 緄 、 靖 、 燾 、 汪 、 爽 、 肃 、 专 ,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 李贤 注:“‘专’,本或作‘敷’。”后以称扬人家子弟或弟兄。 唐 沉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家传七豹贵,人擅八龙奇。” 明 李东阳 《林亨大修撰得第四男用旧韵贺之》:“三凤岂须夸 薛 氏,八龙今已半 荀 家。”

(4).传说中的 伏羲 兄弟八人,世号八龙。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八龙》:“《伏氏谱》曰: 伏羲 兄弟八人,世号‘八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八龙”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以下两种释义,兼具历史文化内涵与神话意象:

一、历史典故中的贤士群体

指东汉荀淑的八位杰出儿子。《后汉书·荀淑传》记载,荀淑“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因其德行才学闻名,后人常以“八龙”代指兄弟皆才俊者,如唐代诗人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云“家传七豹贵,人擅八龙奇”。

二、神话传说中的祥瑞意象

指驾日车巡天的八条神龙,源自《楚辞·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句。东汉王逸注《楚辞》时解释为“日神以八龙为驾”。此类神话元素亦见于《水经注·河水》对“八龙池”的记载,反映了古人将龙视为沟通天地的灵物。

补充说明:该词另作地名(如河南八龙冢)、器物名(如八龙篆书印章)使用,但核心语义仍以人杰群像与神话意象为主流。《汉语大词典》《辞源》均将上述两类释义列为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八龙”一词在不同文献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类:

  1. 神话中的八匹龙马
    最早见于《楚辞·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描述屈原想象驾驭八匹神龙拉车飞升的场景。汉代《汉书·扬雄传》也提到“驾八龙之委蛇”,均以“八龙”象征超凡的神兽。

  2. 周穆王的八匹骏马
    唐代韩愈在《衢州徐偃王庙碑》中记载,周穆王曾得八匹骏马,骑之西游与王母相会。虽未列具体马名,但此典故常被后世用以形容名马或帝王巡游的盛况。

  3. 东汉荀淑的八子
    《后汉书·荀淑传》记载,荀淑的八个儿子(俭、緄、靖、燾、汪、爽、肃、专)皆才华出众,时人誉称“八龙”。后成为赞誉家族子弟贤能的代称。

  4. 伏羲兄弟八人
    传说伏羲有八位兄弟,合称“八龙”,但具体事迹在文献中较少展开,多见于古代神话体系中的氏族象征。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鳌戴鼇丘八方支持白叠百鬼众魅北第獘窦博学鸿儒不暖席蚕蠒称达程命尺泽传婿砚春乌鹾筴错盘耽耽逐逐单弦牌子曲道缘耳边风浮礁功谋骨韵黑甲黄荆杖黄石国家公园减降辑宁棘院句曲连棣鍊意灵表卖劲迷你裙摹写颞颥农田跑风乾纲潜灵情海曲谨热锅炒菜赦孤师弟市莽唰啦疏迟书台邃幽素养通行无阻通轮同纽畏谨唯物论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