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濂洛关闽的意思、濂洛关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濂洛关闽的解释

宋 代理学的四个学派。“濂”指 濂溪 周敦颐 ;“洛”指 洛阳 程颢 、 程颐 ;“关”指 关中 张载 :“闽”指讲学于 福建 的 朱熹 。 明 李贽 《德业儒臣前论》:“惟此言出,而后 宋 人直以 濂 、 洛 、 关 、 闽 接 孟氏 之传,谓为知言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宋 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於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然 宋 历屡变而愈差。自 郭守敬 以后,验以实测,证以交食,始知 濂 、 洛 、 关 、 闽 ,於此事全然未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濂洛关闽”是宋代理学的四个重要学派合称,分别以地域和代表人物命名,具体解释如下:

  1. 濂学
    指周敦颐的学派,因其原居道州营道濂溪(今湖南道县),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开创者,提出“太极”“无极”等核心概念,为后续理学发展奠定基础。

  2. 洛学
    以程颢、程颐兄弟为代表,因二人长期讲学于洛阳,故称“洛学”。他们主张“理”是万物的本源,提出“性即理”“格物致知”等思想,成为理学正统思想的核心。

  3. 关学
    以张载为代表,因其讲学于关中(今陕西眉县),世称“横渠先生”。关学强调“气本论”,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儒家使命,注重实践与经世致用。

  4. 闽学
    指南宋朱熹的学派,因其晚年讲学于福建考亭,故称“闽学”或“考亭派”。朱熹集理学之大成,构建以“理气论”“心性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成为官方正统儒学代表。

综合意义:四派共同构建了宋代理学的理论框架,濂学为起源,洛学为正统,关学重实践,闽学集大成。明代后常以“濂洛关闽”代指理学主流传承。

网络扩展解释二

濂洛关闽

濂洛关闽(Lián luò guān mǐn)是一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它的意思是指自古以来,岭南一带交通要道的重要关口。

拆分部首和笔画:

濂(shuǐ):水部首,由"氵"(三画)和"连"(一画)两部分组成。

洛(luò):水部首,由"氵"(三画)和"各"(四画)两部分组成。

关(guān):门部首,由"扌"(三画)和"关"(六画)两部分组成。

闽(mǐn):门部首,由"扌"(三画)和"品"(八画)两部分组成。

来源:

《濂洛关闽》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一首诗《南台四咏》。诗中提到了岭南这一地区的重要关口及交通要道,后来形成了这个成语。

繁体:

濂洛關閩

古时候汉字写法:

濂:淋、溰

洛:珞、駱

关:關

闽:閔

例句:

这条道路是濂洛关闽的主要通道。

组词:

濂州、洛阳、闽南、关口

近义词:

岭南、交通要道、要冲

反义词:

边远、偏僻、无人问津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