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痛煞煞的意思、痛煞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痛煞煞的解释

亦作“ 痛杀杀 ”。1.形容悲痛之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痛煞煞伤别,急煎煎好梦儿应难捨。”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二折:“哎钱也,我为你呵,也曾痛杀杀将俺父母来离。” 明 吕坤 《答孙冢宰立亭论格物第二书》:“如 朱寿昌 寻母,见得母面,认得母真,痛煞煞雨泪千行。” 清 洪昇 《长生殿·哭像》:“一杯望汝遥来享,痛煞煞古驛身亡。”

(2).形容疼痛之甚。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是那一个实丕丕将着麤棍敲,打的来痛杀杀精皮掉。”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三折:“諕的我急煎煎心如刀搅,痛杀杀腹若锥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痛煞煞”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汉语方言词汇,主要用于形容极度悲痛、痛苦难忍的状态。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并附权威参考来源:


一、词义解析

  1. 核心含义

    “痛煞煞”表示极度痛苦、悲痛欲绝的情感状态。“煞”为程度副词后缀,起强调作用,类似“极”“甚”,如“急煞”“愁煞”。该词常见于元曲、明清小说及北方方言,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文学表达或口语强调。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5卷“痛”字条。

  2. 结构拆解

    • 痛:本义为肉体或精神上的苦楚。
    • 煞煞:叠用副词,强化痛苦程度,近似“痛极了”“痛到极点”。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18年修订版)“副词后缀”章节。


二、文学与方言用例

  1. 古典文学中的运用

    元代杂剧《窦娥冤》中:“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形容生离死别的悲恸。此类用法凸显情感张力,多见于悲剧场景。

    来源: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校注本)第三折。

  2. 方言留存

    在晋语(山西、内蒙古部分地区)、中原官话(河南、山东)中,“痛煞煞”仍用于口语,如:“孩子走丢了,娘痛煞煞地哭了一宿。”

    来源: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晋语情感表达”节。


三、权威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虽未直接收录“痛煞煞”,但明确:


四、语义对比

词汇 程度 使用场景
痛煞煞 极致痛苦 文学、方言口语
悲痛 深沉哀伤 通用书面/口语
撕心裂肺 剧烈生理/心理痛 现代文学、媒体

来源:符淮青《汉语词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情感词汇层级”分析。


五、现代使用建议

在书面表达中,若需强化痛苦情感,可选用“痛彻心扉”“肝肠寸断”等通用词;方言文学或口语中,“痛煞煞”能有效传递地域文化特色。

来源: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方言词汇的文学价值”节。

网络扩展解释

“痛煞煞”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tòng shà shà,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同义形式
    亦作“痛杀杀”,属于叠词结构,用于加强情感或状态的表达。

  2. 情感表达
    主要形容两种极端状态:

    • 极度的悲痛:如元曲《西厢记》中“痛煞煞伤别”,表现离别时的深切哀伤。
    • 剧烈的疼痛:如《赵氏孤儿》中“痛杀杀精皮掉”,描述身体遭受的痛苦。

二、用法与语境

三、示例参考

四、总结

该词通过重复和通假字强化情感张力,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其指向“悲痛”或“疼痛”。如需进一步了解古典文学中的用法,可参考《西厢记》《赵氏孤儿》等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按论鳌丘八洞白藕辨秩闭路不及格漕引钞誊迟晚春皇餈餻大体上點勘地理先生风镐观今宜鉴古故方鬼谋过亢海溢黑非黄果树瀑布黄绅惠函监刻菊篱类龟冷眼相待燎野浏飙六出冰花銮殿逻察緑鸭緑藻迈踪恼心弄月僻憃凭依清游秦火认仇作父乳臭小儿善惑十二生肖事宽则圆受钺淑慎谈得来贪酒天上铜斗僮妇吞蚀王风翫境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下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