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检句 ”。稽查,检察。《旧唐书·蒋沇传》:“长史 韩朝宗 、 裴迥 咸以推覆检勾之任委之,处事平允,剖断精当,动为羣僚楷式。”《新唐书·蒋沇传》:“ 河南 尹 韩朝宗 、 裴迥 尝委讯覆检句,而处事平,剖断精允,羣寮莫能望也。”
“检勾”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含义为稽查、检察,多用于指代审查、核对等事务性工作。以下是详细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旧唐书·蒋沇传》等文献来源。
《检勾》一词是指检查时使用的标记勾号。它常用来表示某样东西或某项任务已经完成或被核实。
《检勾》的拆分部首是“扌”,属于手部的意思,表示与手有关。它的总笔画数为5画。
《检勾》这个词来源于汉字,它的形状和意义是根据实际生活中的动作或物体而得来的。
《检勾》的繁体字为「檢勾」。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不过,《检勾》这个词的基本形状和意思在演变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1. 请在表格中使用检勾标记已完成的项目。
2. 他用一支笔在文件上画了个检勾,表示任务已经完成。
1. 检验:表示对某物进行审查、核实。
2. 勾画:用手或其它工具勾画物体的形状。
3. 检查:对事物进行检验、核实。
1. √(对勾):表示某项事物或任务已经完成。
2. 勾号:在文书、表格上标示已完成或核实的标记。
3. 勾选:选择某个选项时使用的标记。
1. ×(叉号):表示某个事物或任务没有完成或是错误的标记。
2. 取消勾选:取消对某个选项的选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