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畏后生的意思、畏后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畏后生的解释

《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何晏 集解:“后生,谓年少。”后用作称颂青少年之典。 唐 李白 《上李邕》诗:“ 宣父 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畏后生”是一个源自《论语》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内容解释: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该词出自《论语·子罕》中孔子的言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原意是表达对年轻人的敬畏,认为他们的潜力可能超越前人。何晏在《论语集解》中注解“后生”为“年少者”,即青少年群体。

二、引申含义

后世将“畏后生”引申为对年轻一代的称颂与期待,强调不可轻视年轻人的能力与未来成就。例如唐代李白在《上李邕》中写道:“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借孔子之言表达对自身才华的自信。

三、用法特点

  1. 语境:多用于文学或正式表达,体现对青少年的尊重。
  2. 情感色彩:含褒义,既包含敬畏,也暗含激励之意。
  3. 现代延伸:常与“后生可畏”连用,成为成语,强调新生代的力量。

四、相关辨析

需注意“畏”在此处并非“恐惧”,而是敬服、重视的含义,与“敬畏”一词的用法相近。

该词通过儒家经典传递了中华文化中重视青年、寄望未来的价值观,至今仍被用于教育、文学等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二

《畏后生》的意思

《畏后生》是一个词语,意思是害怕后代。它描述了一种对后代的担忧、忧虑、忧伤的情感,父母或祖辈们因对未来后代的忧虑而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畏后生》是由部首“阝”和“生”组成的。阝是一个汉字部首,表示与山有关的事物。生是一个汉字,表示生命的意思。

《畏后生》总共有8个笔画。

来源

《畏后生》这个词是出自于《汉书·京都书·正义》中的一段话:“吴子聘于郑,会大宴,以为不敢忘其畏后生也。”意思是吴子在与郑国的会晤时,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因为不敢忘记对后代的担忧。

繁体

《畏后生》的繁体写法是《畏後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将《畏后生》写作「畏若生」。

例句

他总是忧心忡忡,对于自己的孩子他充满了《畏后生》的情感。

组词

畏惧、后代、生命、忧虑、担忧。

近义词

担心、忧虑、忧心忡忡。

反义词

放心、宽心、开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