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空函的意思、空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空函的解释

(1).指没有放入信笺的函封。《晋书·殷浩传》:“后 温 将以 浩 为尚书令,遗书告之, 浩 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 温 意,由是遂絶。”

(2).指内容空泛的短笺。《南史·梁纪上·武帝上》:“ 山阳 惑於众口,判相嫌贰,则行事进退无以自明,是驰两空函定一州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空函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包含两层含义:

  1. 未书写内容的信函

    指未填入文字的信封或信纸。古代文献中多指礼节性寄送的信封,不含实质内容。如《晋书·陶侃传》记载“(王导)答以空函”,即用空白信函回复以示轻慢。

  2. 虚设的函件或形式文件

    引申为仅有形式而无实际效用的文书。常见于公文场景,如《南史》提及“空函驰至”,指仅传递函套而无文书内容。


字源解析:

古籍例证:

《资治通鉴》载北周宇文护“以空函授赵贵”,指借空白信函传递权柄象征;宋代笔记《容斋随笔》亦批评官场“空函往复”的虚礼现象。


现代用法:

今多用于批判形式主义,如“空函抗议”指无实质行动的文书表态,常见于时政评论(《人民日报》语料库)。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
  3. 《古代汉语常用词源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空函”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指未放入信笺的函封(空信封)
    即只有信封而无内容的信件,常见于历史文献中的特殊场景。例如《晋书·殷浩传》记载,殷浩因反复修改回信导致误寄空函,最终得罪权臣桓温。

  2. 指内容空泛的短笺
    形容书信内容缺乏实质性信息,仅流于形式。如《南史·梁纪上·武帝上》提到“驰两空函定一州”,即以空泛文书达成政治目的。


二、历史典故与用法


三、现代延伸用法

在当代语境中,“空函”也可指代不附寄邮票而索要物品的书信(如早期集邮活动中的索票信函)。

该词既可描述实体空信封,也可比喻内容空洞的文书,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暗竹霸闰之朝窆封碴儿叉路成日家成为迟速出胎邨寺殂逝典书定局而此二十五絃饭后钟丰洽奉天承运辐条贡艺怪慑过尔海晏河清号子赫炎荒色挥斥焦瘦精胖晶艳径畛金丝脊髓灰质炎军咨刊布坎炁炼石理理靡蓱目不识书木禺南元溺爱宁可信其有潘噎葐蒀偏缝品别孅儿青衿子三青鸟三学士商估神儿时客识取十王韬晦威势香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