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亡散的意思、亡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亡散的解释

(1).逃散。《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兵尽没,餘亡散得归 汉 者四百餘人。”

(2).指逃散的人。《新唐书·李大亮传》:“ 大亮 招亡散,抚贫瘠,卖所乘马。”

(3).散失。《隋书·经籍志二》:“ 宋 齐 已后,其书益繁,而篇卷零迭,易为亡散。” 清 薛福成 《代曾侯相丹阳束氏族谱序》:“邇者郡邑修辑谱系,比姓相望,盖亦鳩召亡散,振举先绪之一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亡散”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多重含义,其解释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逃散
    指人员因战乱、灾害等原因离散或逃亡。例如《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其兵尽没,餘亡散得归汉者四百餘人”()。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述古代战争或动乱中士兵、民众的离散状态。

  2. 指逃散的人
    如《新唐书·李大亮传》提到:“大亮招亡散,抚贫瘠”,这里的“亡散”指流离失所的人群()。

  3. 散失
    指物品、文献等因时间或意外而遗失。例如《隋书·经籍志二》记载:“宋齐已后,其书益繁,而篇卷零迭,易为亡散”()。


二、字义分解


三、使用场景

总结来看,“亡散”通过“亡”与“散”的叠加,强调了从集中到离散的动态过程,涵盖人、物、文献等多重对象。如需更详细例证,可参考《史记》《新唐书》等典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亡散

亡散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亡和散。

亡的部首是亠,笔画数为3画。亡的原义是“死亡,丧失”,在古代汉字中常用来表示人的死亡。在现代汉语中,亡也引申为“失去,消逝”等含义。

散的部首是攵,笔画数为4画。散的本义是“分散,使分开”,可以指物体分散开来,也可以表示人群散开离散。

《亡散》的意思是指人或物分散离散、消失失散。它常常用来形容人民、家族、势力等因各种原因而分散散居、瓦解分崩的情况。

在繁体中,“亡散”保持了与简体一样的字形,没有变化。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在有所不同。但是《亡散》这个词的基本字形和现代相似。例如,散在古代写作“桑加支”,而亡在古代写作“亾”,两个字在拼写上有一些细微差异。

以下是一些关于“亡散”的示例句:

1. 风雨过后,乡村的房屋亡散得只剩下一片废墟。

2. 在历史上的战乱中,许多家族亡散,后代不知归葬何处。

3. 这个社团的成员分散各地,亡散一片,难以再次组织起来。

一些与“亡散”相关的词汇包括:

组词:分散、散布、散落、瓦解。

近义词:离散、散乱、消散。

反义词:团结、聚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